2023-06-05 15:41:40 来源:新民晚报
【资料图】
方翔
减少塑料的生产、消费和废弃,捡拾和回收塑料垃圾,可以让地球更美好。今天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口号是“减塑捡塑”,旨在通过人们共同努力,应对塑料污染,形成循环经济的模式。
百余年前问世的塑料,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塑料产量将翻一番,达到每年10亿吨以上。但随之而来的塑料污染,令陆地、海洋环境难堪重负。资料显示,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物质通过各种方式汇入大海,有研究团队曾在每磅食盐中检测出多达250个微塑料粒子。
为了摆脱“塑”缚,上海近年来在很多重要生活场景中推行“减塑行动”。2020年10月起实施的《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3年底,全市范围内的宾馆、酒店、民宿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今年4月7日,上海邮政管理局官网发布的《2023年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生态环保工作要点》明确,到2023年底,上海市各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经过多年持续推进和广泛宣传,各方已在减少塑料制品使用、更好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减塑”如果仅仅依靠头部企业的社会责任,缺乏激励政策以及妥善的成本分摊方案,推行难度显而易见。传统塑料主要在四个重点领域被限制,分别是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用品、快速塑料包装。在“减塑”行动中,不仅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生产加工方、相关企业共同遵守、严格执行,更需要广大消费者的自觉配合、积极参与,在控源头、抓过程、重末端上形成共治合力。
除了“减塑”,今年口号中提出的“捡塑”也是一大看点。近年来,上海在垃圾分类的实践中,已经获得许多数据:日常分类回收1公斤塑料,相比用原生料生产,可以减少0.36公斤的碳排放;相比将1公斤塑料作为干垃圾进行焚烧或填埋,可以减少0.71公斤的碳排放;垃圾“破袋”,可以从源头减少80%的塑料进入处置体系;在垃圾分类中融入“减塑”理念,通过“捡塑”打通整个垃圾资源化利用路径,可以优化提升整个环保产业结构。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减塑捡塑”的行动派,通过合力共治塑料污染,处置与循环利用并举,助力上海推进“无废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