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0 15:22:35 来源:极目新闻
2020年8月12日,陈某在浙江温州某小区内驾驶特斯拉Model 3,高速冲撞停车场的拦截杆,称“特斯拉自动加速刹车失灵”。2022年5月9日,他通过微博发布了公开道歉书,并阐述了事发经过,表示事故是由于自己误把油门当刹车,但“心有不甘”,于是多次在采访中捏造“特斯拉自动加速刹车失灵”。
事情反转,让人惊讶又尴尬,此前一众车主陆续曝光特斯拉刹车失灵,引发舆论热议。凡事只要说的人多了,无火也会生烟。再加上当时汽车数据检测机构缺位、车主与车企互不信任,各说各话。几番拉扯、几次热搜之后,“特斯拉刹车失灵”的词条在公众脑海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在很多人心目中,这几乎就已经是事实。
其实,2021年10月,就有媒体曝光此案的判决结果。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判决陈某向特斯拉赔礼道歉,并支付后者赔偿款5万元。当时陈某还表示要继续上诉。但这一结果似乎没有引发太大的关注。直至公开道歉信出炉,网友才恍然大悟。可见,社交网络时代,即便有了法律判决,最终还是要靠网络传播去扭转形象,消除影响。
车主陈先生在这起事故中严重受伤,被鉴定为九级伤残,失去劳动能力,家庭陷入困境,心中悲伤怨愤,可以理解。但是无视自己的责任,将事故赖在“刹车失灵”上,还一次次通过公开喊话,让谎言的雪球越滚越大,绝不是走出困境的正道。
犹记得,他曾经向媒体表示,自己是驾龄十余年的“老司机”,绝不会犯“刹车、油门踩错”的错误,还曾质疑对事故出具《鉴定意见书》的温州市汽车工程学会,认为其检测使用的是特斯拉提供的工具,不算公平公正。当初很多人出于对汽车驾驶安全的关注,以及对消费者天然的同情,都曾经转发支持过他的相关言论,如今回头想想,完全是被“当枪使”了。
谎言如利刃一般能伤人,也如毒气一样快速扩散,一个人从说谎中牟利,就势必会有人模仿跟随,而一旦撒了一个谎,就要用无数个谎去自圆其说,最后在隐瞒欺骗的歧路上越走越远,直至走上违法的不归路。
大家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靠谎言维权消耗了公共资源,利用了大众的善意和同情心,透支了社会信任。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当狼真的来了,没有人会再愿意和敢于相信,也没有人愿意再伸出援手,网络维权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当下,已经有很多网友开始质疑依然在向特斯拉维权的其他车主,可见,信任一旦被破坏,怀疑将无处不在。
好在,这场风波不是完全没有积极意义的,至少,事故鉴定面临的困境,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重视。2022年1月1日,根据国家规定,国内新生产的乘用车都要配备符合要求的“EDR”,俗称汽车“黑匣子”!这一装备可记录信息、重现事故过程、实现对用户汽车的事故分析,对于判定事故责任颇有帮助。
近日,北京一名特斯拉Model 3车主在北京机场第二高速发生连续追尾事故,并在社交媒体上称是由于特斯拉Model 3“刹车失灵”导致,但特斯拉称数据显示是车主在转向中大幅度踩下加速踏板致使车速上升,碰撞前驾驶员并未踩下制动踏板,车主与车企再次出现各执一词的局面,最终调取EDR数据,发现与特斯拉后台数据分析结论相吻合,证实事故的确是由于驾驶员踩错加速踏板导致,一锤定音。
可见,很多时候,判断事情真伪,靠感觉还是不如靠技术。也希望技术的升级和普及,让这一类传播不实信息、煽动舆论的“维权”,再无表演的空间,让事故责任认定更明晰,也让舆论监督的强大影响力,在更值得、更真实的领域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