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如流水” 63岁阿姨10个月刷掉了540万元

2022-04-20 14:25:02    来源:极目新闻

63岁的陈阿姨时是个节俭到抠门儿的人。因一通“可免费美容”的电话,陈阿姨来到了家附的医疗美容机构。因禁不住一次次的“忽悠”,陈阿姨10个月中刷掉了540余万元,花光了全家的积蓄和老伴儿的救命钱,店家却无法提供消费明细和个人病历。

10个月花掉540万元,均每个月54万元,比很多普通人的年收入都要高很多,说是“花钱如流水”都不为过。对于常“花40块钱都得跟老伴儿商量”的陈阿姨来说,美容并非她自己主动迫切的需求,却因此懵懵懂懂就耗尽家财,可见这些不良商家的手段多么可怕!而据报道,这家医美机构收了这么多钱,却既没有票据,也没有完整病历,甚至很多知情同意书都是代签的,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正常的医美消费纠纷,根本就是骗子处心积虑要诈骗老年人的钱财。

很多人关注到这一新闻,第一反应就是匪夷所思,觉得如此巨款花出去,哪能如此糊涂,连怎么花的都不知道呢?但其实,我们不能以自身情况去衡量老年人。老年人的认识和感知能力,是远远不如年轻人的,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他们的知识结构趋于老化,与社会接触较少,与亲人子女沟通不足,分析判断能力减弱,对于很多新型骗局无法辨别和了解。而且,随着身体逐渐衰老,病痛增多,他们对于晚年生活充满不确定和恐惧感,更容易被人用虚情假意和花言巧语“攻陷”。而很多骗子的骗术,就是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在大家眼中,老年人是最需要关怀和照顾的群体,在骗子眼中,就是可以加以利用,疯狂敛财的弱点。

陈阿姨的遭遇其实特别典型。先是“免费”、“低价”引诱,等到老人开始上钩,就众人围攻洗脑,之后就升级到擅自做主,强制消费,坑蒙哄骗,让老年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签下不该签的字,花了不该花的钱。从最早的保健品骗局、非法集资,到后来的众筹养老、旅游看房、艺术品收藏等陷阱,花招莫不如是。而由于违法成本往往较低,很多时候即便骗局被识破,骗子也能赔点钱就轻易脱身,重起炉灶再开张。

互联网经济和各类新兴业态,更成为骗子用来忽悠老人的斑斓“画皮”,同样的套路一次又一次,只是手段更加阴险,洗脑更加卖力,气焰更为嚣张。日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涉老年人诈骗典型案例:自2019年起,案件数量及犯罪数额大幅增长,部分案件诈骗数额在500万元以上。

老年人的钱常常都是奋斗了一辈子积攒下来的,是养老钱,保命钱,一分一毫都很宝贵,就这样被骗子掏空,晚年生活得不到保障,还会引发家庭矛盾,摧毁人生幸福。一个法治的社会、文明的社会,绝对不能放任这些骗子巧立名目,大肆敛财,给老年人设下一个又一个害人的陷阱。

日,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召开,要求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针对各种乱象开展重点整治,迅速部署全国的专项行动,重点惩处以养老为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犯罪,及时审判一批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的重大典型案件!可见,国家这次是要动真格,严惩和遏制坑害老人的诈骗犯罪,斩断骗子的黑手,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期待专项行动能够重拳出击,严惩那些毫无底线和良心的骗子,为更多受害者挽回损失,也提醒更多老年人看好自己的钱包,不要再上当受骗。也希望社会上每个人都能积极行动起来,给予老年人更多照拂和关爱,让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情感需求得到满足,身心健康,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