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1 09:13:01 来源:新华网
今天,春运的大幕正式开启。
都说春运是中国特有的“年度大迁徙”。不论人们身处何方,都在春运的大潮里,背上行囊,攥紧车票,穿过人海,踏上那趟等待自己的客车。而在旅途的尽头,家,在静静等待。
或许这就是春运的意义。虽然百转千回,却让人义无反顾。
绿皮车、泡面味、蛇皮袋是春运;高速铁路、便当套餐、刷卡进站也是春运。不同的年代,有属于那个年代特有的春运记忆,它们一同勾连出时间的印记,也折射着国家发展的历程。
提起春运记忆,绿皮火车应该是人们第一个能想到的物象。这个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运载着人们远途出行的火车,曾是中国铁路客运的主力。深绿色的车身、热闹的车厢......成为好几代人的共同记忆。现在,主干铁路线基本都换上了更加现代和高速的列车,在一些偏远山区,绿皮火车依旧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山青水秀的川黔铁路线上,行进着的5629/30次列车,是一列绿皮火车。它节奏悠然,不超过60公里/小时的车速,带着乘客们驶过那些山间景色,闻着沿线乡村的烟火气息。
以前的火车很慢,旅途上要喝到热水,就得依赖火车上的锅炉来烧。在绿皮火车的年代,逢上春运,从冰天雪地里赶来的旅客一上车,一股暖流迎面扑来,车厢因为烧锅炉的原因暖烘烘的。有热水,就不会冷,就有热气腾腾的泡面可以吃。旅途再艰辛也不怕!
如果问一个即将赶火车的人带了什么食物,毫不夸张,十个里面九个都是泡面。漫漫旅途上,到了饭点,阵阵浓郁的泡面香便会萦绕整个车厢。即使现在换上了高速列车,大多数人依旧选择带泡面上车。方便简单,仿佛没有泡面的春运都不那么完整。
春运回家,没有比买不到车票更让人揪心的事情了。攥在手里的那张小小车票,给归家的游子莫大的宽慰和安全感。在很多年里,人们对火车票的记忆是一张印满信息的粉色底纹卡片。其实这张小小纸片,也历经了版式调整,从条形码到现在的二维码、从原来的“全价”字样改为现在的人民币符号“¥”、从粉色到淡蓝色磁卡票......现在,车票实名制后,每张票面上又增加了个人身份证号与姓名等信息。
在那个互联网没远未像今天这样发达的年代,买票是一件既考验体能又考验耐性的苦差事。尤其逢上春运,很多人为了一张小小车票,通宵排队,裹着大棉被排队......
与体力有关的不光是排队买票,进站、候车、检票、上车......那些挤到满身大汗的记忆,注定刻在每个旅客心中。为了远方的亲人,为了那一年一次的团聚,扛着行李,攥紧车票,勇敢的挤过去吧!
春运期间的火车上满满都是旅客和行李。人们挤在过道里,又或是靠在车窗边,车厢的每一寸空间几乎都被占得满满的......人们拥挤在一起,度过一个个漫长的夜晚。困了,就靠着睡一会儿,无聊了,几个人临时拿副扑克牌来消遣。大家虽疲惫不堪,但却为了同一个方向坚持着,那个方向,便是家。
年代在变,人们的春运也在变。如今,高铁、网络购票、移动支付、外卖服务......众多改变让人们的春运体验不断提升,但这些留在国人集体回忆里的春运印象,时常值得回味和追忆。不论什么年代,那份对远方的牵挂,对家人的眷恋,都不曾改变,也不会改变。
春运来了,我们离家的方向也近了。 (文 /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