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5 09:27:3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郑州1月12日电(记者桂娟)起源于原始歌舞的昆曲、京剧、豫剧等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戏曲因子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8000多年前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正在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举办的“中原百戏——汉唐宋元戏曲文物特展”,以史前、夏商周三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等各个时期的文物,展现了8000年来中国戏曲从孕育到成熟的完整形态与迷人风采。
汉代百戏俑群
近年来,郑州市两家非国有博物馆联手抢救保护散落在中原大地的中国传统戏曲“活化石”,用1600多件文物梳理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戏曲发展史。
“戏曲文物的收藏和整理,始于一个偶然的机遇。”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执行馆长李宝宗说。
十六国伎乐俑群
2014年,李宝宗在郑州古玩城地摊上发现4块北宋时期的砖雕,上面分别是4个演员的名字和肖像。熟读中国戏曲史的他,砖雕上铭刻的“丁都赛”3个字,让他心里“砰砰”乱跳。
“丁都赛”是北宋著名青年女性杂剧演员,曾在东京的宝津楼上给宋徽宗演过杂剧,《东京梦华录》上有记载。没有丝毫犹豫,李宝宗买下了北宋杂剧名角儿 “丁都赛、杨揔惜、薛子小、凹歛儿”铭文砖雕。
专家们研究后发现,这竟是中国目前唯一成组出现的、有名有姓有演出形态、且与文献吻合的戏曲演员形象,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见于史载的戏曲艺人形象,见证了经历数千年孕育、“以歌舞演故事”的中国戏曲,终于在北宋时期的中原地区诞生。
唐代胡旋舞伎乐俑群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几十位杂剧“名角儿”在都城东京瓦舍勾栏内轮番献艺,“不以风雨寒暑,日日如是”。铭文砖雕等戏曲文物为古代戏曲演出形态提供了实物证据,佐证和补充了文献记载。
“中国古代鄙视戏剧与戏曲,大批社会地位低下的名演员、名作家湮而不彰,大批剧作如宋代官本和金代院本杂剧仅存名目。”李宝宗说,“幸运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原地区发现的戏剧、戏曲文物一窥其风采。”
认识到戏曲文物的重要性,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与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协商分工,在中国戏曲的摇篮与故乡——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晋南和豫北地区,有意识地对戏曲文物进行专项抢救与保护。
金代杂剧五色砖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馆长何飞说,“每年都有大量散落在民间的文物流失海外,我们有责任将祖先留下来的宝贝留下来、保护好。”
这批珍贵戏曲文物,还见证了丝绸之路开通后,丝路沿线国家在音乐、舞蹈方面的交流与碰撞。
这批文物中的汉代百戏,如跳刀、顶碗、顶橦、走索、穿狭、喷火、幻术、飞车、吞刀、七圣刀等艺术门类,都是从西域或是古罗马经西域传入中原的。此外,除了鼓、笛、钟、磬等中国传统庙堂乐器,这批文物展现了从西域传来的箜篌、筚篥、琵琶、拍板、方响、腰鼓、二胡、三弦等乐器。
惟妙惟肖的戏曲文物还为研究中国戏曲服饰史提供了实物依据。“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舞俑身上可以看出,当时舞者已开始穿胡服。到了唐代,胡服成为全民时尚,连皇室成员都以穿着胡服为荣。”李宝宗说。
宋金杂剧伎乐砖雕
一方宋代砖雕上,演员穿着“吊敦服”——早期连袜裤。“吊敦服”曾流行一时,乃至宋真宗不得不颁布圣旨,不准王公大臣、家属穿着“吊敦服”,以保护传统服装。
两年前,这批戏曲文物在一个文物展览上首次亮相,引起国内学术界和文博专家的高度关注。日前,两家博物馆与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戏剧出版社、学苑出版社等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编撰出版《中原汉唐戏剧文物图谱》《中原宋元戏曲文物图谱》《中原汉唐戏剧文物服饰研究》《中原宋元戏曲文物服饰研究》等系列戏剧、戏曲学术专著,对这批戏曲文物进行系统整理。
“这批戏曲文物梳理出了一部完整的中国戏曲发展史,不仅对中国戏曲史研究意义重大,也必将对世界戏剧史研究产生重大影响。”著名戏曲评论家、四卷本《中国戏曲发展史》作者廖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