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2 13:36:02 来源:工人日报
远处是莽莽林海,近处是翠枝新发。
河南济源,愚公移山故事的发源地,地处黄河中下游、太行南麓,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市面积的88%。从上世纪40年代的荒山秃岭,到如今绿色版图越描越宽广、树林越植越密,济源人以愚公移山精神奋战60多年,一代接着一代干,造林近70万亩。
如今,良好的生态如同一颗强健的“绿肺”,把这座小城装点得生机盎然。
移山之志, 三代人共植一片绿
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济源要扛起构筑南太行和沿黄生态屏障的重任。
济源人不羡金不羡银。树,才是这里最稀罕的东西。
“费尽力气种的树,往往是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好不容易树活了,娃和爹看到的往往一般粗。”年过七旬的林场老工人刘月凯回忆60年前的往事,不禁老泪纵横。
时光回溯至上世纪40年代,济源山区很多地方都是荒山秃岭。年年种树不见树,植被孱弱,自然灾害频发,庄稼产量低下。曾有民谣这样传唱:“山上和尚头,沟内没水流。年年种庄稼,季季没好收。”
越是生态失衡,对绿水青山的渴盼就越强烈。上世纪50年代开始,济源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绿化荒山活动。技术员们发现,济源地貌碎石居多,不适宜栽种椿树、榆树,却适合栽植刺槐、侧柏、栓皮栎等树种,尤其是在雨中栽植侧柏成活率更高。于是,一有雨雪天气,大伙儿就自觉往山上赶,顶风冒雨植树造林。
1963年,大沟河林场(后属南山林场)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知青奔赴林场,一心想在这片黄土地上扎下根、种下绿:肩膀被压肿,手脚起血泡,一些女知青实在干不动了,就坐在坡上哭,哭完了拎起锄头继续干。
“中午吃干粮,渴了吃积雪。”刘月凯说,自己那会虽然年轻,但一吃雪就发烧,即便这样,也硬逼着自己往下咽。
从1964年至1966年,3年的时间,第一代林场人就绿化了10万亩荒山,济源的绿色版图迅速扩大。
时光更迭,南山林场又迎来了第二代守卫者。全国优秀护林员、大沟河管理中心护林队队长王备战就是其中一员。
1989年,不满20岁的王备战子承父业到林场当上了护林员。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他没有一天落过巡护,饿了吃干粮,渴了喝山泉,一天来回几十里地。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到了我这,就是要让父辈们辛苦培植的绿荫永远绿下去。”秉承着这种信念,近30年来,王备战走过的山路相当于绕地球十几圈。
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已。一代接着一代人的倾情付出,一种生命创造着另一种生命,一种精神淬炼出另一种精神,感召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这场绿色运动之中。
在南山林场从事森林防火工作的侯朋,爷爷和父亲都是林场工人。他说:“父辈让荒山变成了绿洲。我们赶上了好时候,更要守护好这片林。”
滴水之功,石山上蹚出一片林海
对于70多万济源人来说,耕耘好土地并不轻松。
2005年,济源基本完成宜林荒山绿化任务,但剩余的20多万亩荒山,却让人犯了难。
中国林科院博士王林说,这些造林“困难地”以砂岩碎砾为主,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完全裸岩地,不仅水分条件差,而且山体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造林难度极高。
“一下雨就是滚坡水,土越冲越少。光秃秃的山不挡水,年年冲坏庄稼。”在大峪镇三岔河村,谈起这连草都不长的石头山,村支书李保民说,大家都知道不搞绿化,环境只会越来越差,但是瞅着这片碎石头地,就是干瞪眼没办法。
昔日的愚公矢志移山,今天的“愚公”养山造绿。面对“困难地”造林这个“硬骨头”,济源林业人决定在石山上蹚出一条路。可千辛万苦栽了树,成活率却不到20%。
“心里堵得很啊,但失败却让我们认识到,‘困难地’造林,常规方法很难奏效,必须要创新。”济源市林业局副局长卢战平说。
无数次科技攻关,无数个通宵达旦,最终确定了“五步造林法”:垒砌鱼鳞坑,回填客土,施加保水剂,栽植优质壮苗,上下覆盖薄膜。
“一测算,每亩费用超过1000元,个别地方甚至突破了2000元,比常规方法造林成本高出四五倍。市里能支持吗?”当时的造林科科长李中福说,没有想到的是,市里的主要领导批复得毫不迟疑:“搞好生态不需要讲成本。”
有资金、有技术,最难的还是大范围推广。济源市林业局局长王天中说,第一步垒砌鱼鳞坑要用石块垒成半圆形的坑,在坑中填土,以实现保水保土的目的。部分陡峭的山地上,机械施展不开,工人们只好绑着安全绳,化身“山地蜘蛛侠”。
十几万亩的大工程,济源林业人硬是凭借这种细节里的“绣花功夫”,把“石山上种树”变成了现实,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测算数据揭晓的当天,林业局大楼里一片欢腾,一些林场工人背过身去,擦去眼角的泪水。
有了技术基础,济源相继又打造出万洋山、玉阳山、济邵高速等一系列精品绿化工程,2008年以来累计完成“困难地”造林10多万亩,不仅探索出南太行困难地造林的有效经验,还实现了济源水土流失治理率85%以上,黄河主河道济源段的水质常年定性评价均为“优”。
造林之利,当代“愚公”唤醒生态绿脉
“愚公”难当,但泽被后世。
“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在济源的发展历史中足以充分体现。”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说,愚公移山,志在为民谋利。传承与弘扬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要咬定目标、敢于担当、勇于进取,始终坚守住“生态红线”不动摇,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实干、苦干加巧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绿色成为新时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底色。
60多年绿色接力棒代代传承,13年“困难地”里执着坚守。如今,济源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06%,位居河南全省第二。近70万亩人工林每年可增加涵养水源5000万立方米,减少水土流失80万立方米。
这也让济源人终于享受到了生态反哺的红利。
三岔河村的村民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树长起来后,山能养住水了,再大的雨也没毁过庄稼。这要在以前,他们连做梦都不敢想。
而独特的区位和林木资源,使济源从生态环境的落后生变为优等生: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等荣誉,绿化经验逐渐在全国叫响,生物多样性也逐渐恢复。
如今,这里有包括红豆杉、青檀等珍稀植物在内的植物品种1800余种,金钱豹、黑鹳、白天鹅等珍稀动物在内的动物品种700种。从空中俯瞰济源山区, 层峦叠嶂,飞瀑走泉,风一拨动,绿色气息便扑面而来。
这个以往“天上不见一只鸟,地上不见兔子毛”的地方,变成了生态“聚宝盆”。
绿水青山,也在愚公故里释放其蕴含的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得这个豫西小城生态产业化的步子越迈越快:柳江牧业、阳光兔业、丰之源饮料等龙头企业蒸蒸日上,核桃、苹果、石榴、酥梨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基地日益成型;王屋山、五龙口、小浪底等一批生态景区的建设,五里桥、花石、大沟河等生态休闲特色村的打造,更是让济源人在家门口就能“卖风景”,老百姓的收入连年增长,“植树就是致富、造林就是造福”的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