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3 08:34:41 来源:河南肉包
高考落幕,考生和家长最费心最纠结的事情就是填报志愿了。6月12日,省招办从政策、技巧、方法等方面为考生支招。
修改志愿不超过两次
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志愿填报并保存,规定时间截止前可以进行不超过两次的修改,以网上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为准,填报时间截止后将无法更改。
省招办提醒,考生最好不要拖到最后几个小时再填报志愿,如果碰到断网或网络拥堵等情况,可能错失填报机会。
三个专项计划可兼报
填报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需通过相应专项计划资格审核。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均单独设立批次,原则上执行本科一批分数线。高校专项计划纳入特殊类型招生志愿,考生应按特殊类型招生志愿填报。考生如同时符合三个专项计划的资格,志愿可以兼报。
特殊类型招生志愿限填一个
特殊类型招生志愿(含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已取得相应报考资格的考生可填报1个相应的高校志愿。高水平运动队考生,其取得资格的高校无论在哪一批次录取,选报该志愿必须填在特殊类型招生志愿栏内。
平行志愿要有梯度
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高职高专批均实行平行志愿,其中本科一批和高职高专批可填报1~6个高校志愿,本科二批可填报1~9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1~5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本科提前批(除艺术外)、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和专科提前批(除艺术外)第一志愿设1个高校志愿,第二志愿设4个高校平行志愿。艺术类志愿分本科、专科两个批次,其中本科批次分A、B两段,每批次每段可按顺序填报两个高校志愿,每个高校志愿可填报1个专业和是否同意调剂(专业)。艺术类各批各段分别划定专业和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
省招办提醒考生,填报平行志愿时高校顺序要保持一定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建议考生尽可能填满专业志愿,并在考虑成熟后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珍惜征集志愿的机会
录取时对生源不足的学校,省招办将公布计划余额,公开征集志愿。届时未被投档且满足成绩等条件要求的考生可以选择填报征集志愿。考生应确认自己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已被录取、预录取及阅档状态的考生不可填报。剩余计划量大的院校或专业可能会降分征集志愿。(记者史晓琪)
省招办提醒
1
考生最好不要拖到最后几个小时再填报志愿,如果碰到断网或网络拥堵等情况,可能错失填报机会。
2
填报平行志愿时高校顺序要保持一定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建议考生尽可能填满专业志愿,并在考虑成熟后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相关新闻
填报志愿听从心声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复杂工程。6月12日,招生部门提醒考生和家长要避开志愿填报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越俎代庖家长代办
许多家长认为考生年幼无知,完全没有能力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因此在填报志愿这件大事上,把考生该做的工作完全揽过来自己做,有的考生甚至连自己的志愿表都没看过几眼。
对此,招生部门建议,家长应参与,但不应包办。
误区二:目光短浅缺乏规划
有些考生和家长把志愿填报简单地等同于“挑大学、选专业”,这是过于短视的表现。高考志愿追求的不仅是分数的不浪费,更是考生与所学专业、所报考学校的适配,进而为职业发展和人生幸福打下基础。
因此,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站在人生的高度上去看待未来的行业和职业选择,挑选心仪的专业和高校。
误区三:调研不清信息不明
有些考生和家长对专业和大学的了解仅限于“看名字选专业”和“看名字选学校”等,缺乏对专业和大学信息的基本调研。有些高校利用家长和考生这种疏于调研的心理,对专业和学校名称进行过度营销化的包装,尽可能地跟“理工”“科技”“信息”等热门词语绑定,以吸引考生和家长。
招生部门建议,家长和考生一定要对专业和学校的信息认真调研,结合考生的兴趣和前途填报志愿。
误区四:政策不懂技术不会
志愿填报是个技术活儿,不但有政策的解读,还有报考策略的设计。然而,不少家长对平行志愿的投档方法、录取规则、退档风险等不作详细了解,对报考政策的学习普遍是临阵磨枪,缺乏深入的钻研和分析。
招生部门建议,在考分公布前这段时间,考生和家长要认真研究政策、读懂目标高校的招生章程、提前设计志愿表的结构和梯度,避免出现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