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6 10:02:34 来源:大河网
在民权县北的黄河故道上,灿烂的阳光透过吐出新绿的树干,铺在这片安静的林子里。再过半个月,这里的万亩槐花将会竞相绽放,一年一度的槐花节也就要在这片林子里上演了。然而谁也想象不到,眼前的这片森林在68年前却是寸草不生的遍地黄沙。
静谧的森林内,鸟鸣花香可闻。这里的万亩槐花将会竞相绽放,一年一度的槐花节也就要在这片林子里上演了。
4月11日上午,人民日报、新华社,大河网以及其它30余家主流媒体记者齐聚民权的申甘林带,共同探寻:这片昔日遍地黄沙的土地、如何变成“河南塞罕坝”?
“白茫茫,野荒荒,三里五庄无牛羊,端起碗来半是黄沙汤”。当地流行的这首民谣,是曾经黄河故道上豫东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于是为了根治风沙1949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营造豫东防护林带,横贯郑州、开封、商丘、许昌、淮阳5地市的19个县。“它就像一条绿色长城,既有效封禁了风沙,也保护了我们的农田。”如今已退休了的84岁高龄的民权林场老技术员翟际法说。
最终在历经68年的风风雨雨,三代造林人的共同守护,曾经的树苗,铸成了“绿洲”。曾经的杨树、泡桐也逐步改种为银杏、美国红枫、千层木槿等珍稀名贵树种。如今的民权林场已建成国家种质基因库三处,生态纪念林七处。经营面积达6.9万亩,林木蓄积总量18.7万立方米,林木年生长量1.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9.7%,已成为全国四大平原人工林之一。
近年来,民权县在申甘林带所处的区域内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下香菇种植已成为村民的脱贫产业。
对“绿”的向往,指引着民权发展的脚步;对“绿”的敬仰,也让他们欣然的接受来自自然的馈赠。近年来,民权提出林下经济的发展思路,积极鼓励、动员附近的村民,在林下种树种菇、畜禽养殖、养蜂酿蜜、果园采摘。助推了脱贫攻坚,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的发展之路。
2015年,民权申甘林带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生态公园,又获评“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称号。为构建大生态格局,民权县提出建设“黄河故道生态走廊”,以申甘林带为核心,以当地鲲鹏湖、秋水湖、龙泽湖组成的国家湿地公园为重点,着力打造连接湿地公园和生态公园的绿色廊道,并计划沿黄河故道两侧再造面积约3.6万亩的生态林带。
昔日的黄河故道如今变成了国家级的湿地公园。下一步民权县计划沿黄河故道两侧再造面积约3.6万亩的生态林带。
申甘林带如今已变成国家级的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