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困难地”上林成海

2018-04-16 09:21:27    来源:河南日报

在遍布碎石的荒山上种活一棵树有多难?

4月12日,在济源市承留镇的一片荒山上,造林项目负责人杨平建给出这样的答案:不亚于养个孩子。

这里遍布裸露碎石,干旱瘠薄,保水保肥性差。种树必需的土壤也是稀缺物,需从两公里外运来。

“这种条件恶劣的地方,林业上称为‘困难地’。用常规方法造林,树木成活率很低,往往是年年栽树不见树。”济源市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科科长李中福向记者解释。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济源几代人前赴后继,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让百万亩荒山染绿吐翠,其中南山林场堪称王屋山下的“塞罕坝”。截至2005年,全市栽种条件相对较好的荒山荒地已基本完成了造林,而剩余的近20万亩荒山,都是以风化砂岩碎砾为主的“困难地”。

济源大峪镇三岔河村就是“困难地”中的典型。10多年前,这里的荒山不见草木,群众感叹:山上和尚头,谁看谁发愁。

越是“困难地”,对绿水青山的渴盼越强烈,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越艰巨。

“光秃秃的山不挡水,大雨年年冲坏庄稼。风一来尘土满天,不绿化俺村的环境只会越来越差。”村支书李保民深有感触地说。

济源的绿色攻坚,向着更顽固的堡垒进发。虽然面临重重难题,但始终步履坚定。

“困难地”造林,投入是普通区域造林的两三倍。钱从哪里来?

济源市委、市政府把绿色发展看作最大发展,全力推进造林工作,2008年以来市财政累计投入约1.5亿元。同时,济源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引入社会资本,破解钱的难题。

“困难地”造林,成活率难保证。树要怎么种?

济源首先解决好整地问题。为达到保水保土目的,石块垒砌的“鱼鳞坑”成了“困难地”造林的标配。坑造好了,再千方百计填进拉来的“客土”。

思礼镇万洋山可谓硬骨头中的硬骨头,这里的攻坚战异常艰苦。“鱼鳞坑”全是升级版——用水泥垒砌而成,架设卷扬机往山上送土。

杨平建负责的项目,山很陡,无法机械化施工,一个工人一天只能垒四五个“鱼鳞坑”。一个坑要填二三百斤土,“客土”先送到山顶,再通过管道入坑。

干旱缺水问题更加棘手。

记者在多个施工现场探访到了“困难地”保水的秘诀。工人在种树时,先在侧面铺上一层地膜,待树栽下填土后,再在上面盖上一层地膜。这是济源探索总结出的“下铺上盖”双地膜保墒抗旱造林技术。

同时,栽植时在土壤中加入保水剂,雨季吸水,旱季放水,让树木持续得到水分补给。

南山林场职工王备战造林护林近30年,对于济源挑战“困难地”造林的探索,他刚开始心有疑虑:“下了这么大功夫造林,但能不能活?心里没有底。”

让济源造林人欣慰的是,经过科学造林、精心管护的不断探索,如今“困难地”上造林成活率不低于90%,2008年以来济源累计实现“困难地”造林10万亩。济源市探索出的“困难地”造林技术规程,也成为省级技术标杆。

三岔河村的濯濯童山,如今满目苍翠。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树长起来后,环境变美了,山也能养住水了,再大的雨也没毁过庄稼。

除了全力啃下“困难地”造林这块硬骨头,济源还在市区、乡村、道路大手笔增绿扩绿,全市森林覆盖率目前已达45.06%,在全省位居前列。实现水土流失治理率85%以上,黄河主河道济源段的水质常年定性评价均为“优”。

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济源坚韧不拔的努力书写出优异的生态文明答卷。省统计局4月8日发布《2016年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济源绿色发展指数、公众满意程度均居全省第一。

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说:“济源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全力打造又富又美济源,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绿色成为新时代济源经济发展的真正底色。”

关键词: 上林 济源市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