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2018-03-30 09:36:04    来源:河南日报

3月29日,由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华夏考古》编辑部主办的2017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出炉。

本次评选共有11个发掘项目入围,经过各项目负责人报告、专家推选等环节,最终评出2017年度“五大考古新发现”,分别是:荥阳青台遗址发掘、二里头遗址宫殿区东北部5号基址发掘、新郑郑韩故城遗址发掘、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宋东京城顺天门(新郑门)遗址发掘。

我省是文物资源大省,每年都会进行很多考古发掘,大部分都是抢救性发掘为主,主动性发掘为辅,同时伴随诸多考古新发现。此次“五大考古新发现”以时代为序,分别为仰韶时期、二里头文化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东汉时期、五代至北宋时期。从区域上看,其中四项发现集中在郑州、洛阳,一项在开封,主要还是在我省文物发现的重点区域。

相关链接

1.荥阳青台遗址发掘

该遗址位于荥阳市广武镇青台村东。经过发掘,发现仰韶时期环壕3条,聚落内各类遗迹丰富,功能区布局明显,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史前最早的土坯房屋。同时,遗址拥有三重环壕,出入口形制不一,这为仰韶时期防御体系、工程技术状况、利用水资源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新材料。该遗址墓葬较为普遍地使用了葬具,对研究仰韶时期的葬俗、葬制有重大意义。

2.二里头遗址宫殿区东北部5号基址发掘

经过发掘,基本厘清5号基址的平面布局、结构、年代变迁等问题。该基址是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的二里头文化早期多进院落的大型夯土基址,是中国后世多院落宫室建筑的源头。其与3号基址的外围无围墙、多进院落、院内有贵族墓葬的建筑格局和内涵,构成了二里头文化早期宫室建筑、宫殿区布局的独特特征。3.新郑郑韩故城遗址发掘

2016年至201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北城门遗址和郑国三号车马坑进行考古发掘。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清理出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不同走向的道路16条,揭示了北城门的城门结构为一陆行门一水行门,这里便是文献记载的郑国“渠门”。还发现了瓮城城墙,这在中原地区东周时期王城遗址中是首次发现,体现了筑城者加强城门防守的理念和功能,展现了郑韩故城在中国都城城市文明形成过程中的突出地位与作用。

4.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

此次发掘确认了东汉时期帝陵陵园的总体布局。其采用内外陵园制度,内陵园是以帝后合葬墓为中心,周边有周垣或道路环绕。外陵园以大面积夯土建筑基址为主,集中分布在内陵园的东北侧。明确了东汉帝陵墓冢的基本特征,帝陵封土平面为圆形,墓葬为长斜坡墓道“甲”字形明券墓,墓道为南向,且内收多级台阶,墓室为方形甲字形回廊墓。这为今后研究东汉时期陵寝制度的内涵与演变以及探讨各陵陵主归属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5.宋东京城顺天门(新郑门)遗址发掘

顺天门(新郑门)是北宋东京城外城西南城门,门址位于今开封市金明区。此次发掘是北宋东京城遗址考古史上规模最大、发掘地层最完整的一次考古发掘,也是首次对东京城城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揭示了顺天门主城门的规模、形制、基础建筑方法,五代至北宋时期该门址由单门道到三门道、瓮城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等,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中国古代都城中最早的方形瓮城遗址,填补了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史的空白,为研究北宋东京城的布局、古代都城城门形制演变、开封城市发展史、黄河泛滥史及宋代至清代陶瓷器标本断代与研究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珍贵考古资料。

关键词: 考古 河南省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