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8 15:47:02 来源:广州日报
“你扫我,还是我扫你?”手机支付盛行,这是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不过,4月起,如果消费者用手机扫商家提供的印在纸上的二维码,交易金额单日累计不能超过500元。这是央行发布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中的规定。记者调查发现,该要求对消费者影响并不大,而不少商家为应对新规已购置了扫码枪。
如何区分静态和动态二维码呢?
如果消费者用手机扫商户提供的印在纸上的二维码,属于静态码支付;如果消费者调出自己手机上的付款码,让商户用扫码枪扫这个码,就是动态码支付。一般街边的小摊贩较多使用静态码,超市、固定店面等商户使用动态码较多。
根据央行规定,使用静态条码进行支付的,风险最高,风险防范能力最低,在央行的风险等级体系中为D级,限额也最低。使用静态条码支付,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出新规主要是为了安全。随着扫码支付的迅速普及,与之相关的欺诈案例也越来越多。
最常见的是,商户设置在收银台边的静态码被不法分子悄悄更换。因为二维码图案复杂,难以仔细辨别,连店主都没有发现,结果货款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进了别人腰包;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被替换的二维码具备携带恶意代码的风险,不法分子可将木马病毒、钓鱼网站链接制成条码,诱导客户扫描,窃取支付敏感信息,或会带来资金风险。
而动态条形码风险防范能力根据交易验证方式分为A、B、C三级,同一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限额分别为自主约定、5000元、1000元。也就是说,动态条形码最高不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