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保卫碧水蓝天 共享天鹅之美

2018-03-27 11:03:49    来源:河南日报

“三门峡的天真蓝,湖水真清,真是天鹅选择栖息的天堂。”3月10日,北京摄影家赵先生感慨地对记者说。

三门峡黄河湿地公园有60余种水鸟、60余种林鸟,从侧面说明三门峡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2017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44天,居全省第三位,在全国考评中晋升25个位次,晋位幅度居全省第一位。2016年以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把抓环保治理当成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正蹚出一条持续推进环境治理攻坚的新路子。

走科学治污的“准”路

进入2018年,对于三门峡市环保局高级工程师王琳来说,总算可以稍稍喘口气了。她和同事们24小时监控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已经整整一年时间了,去年一共发出了1163条精确到点的预警信息,也就是说,对1163个污染目标实施“雷达定向爆破”提供了定位支持。

2017年,三门峡市环保局从加强环境监测科技手段入手,率先在全省建起了边界空气自动超级监测站,使用激光雷达扫面功能对城市上方空气污染情况进行遥感监测,通过数据分析查找城市的颗粒物污染分布,详细分析颗粒物的属性和粒径。对污染物在不同层高的大气中的传输或沉降迁移过程进行记录分析、源解析,找到污染病根。并依托气象部门30多个空气自动监测微型基站,对全市污染状况进行扫描式监控,随时发布预警信息和污染源定位。

走依法治污的“狠”路

三门峡市地理位置特殊,三面环山一面临河,横跨中国东西的310国道、连霍高速与贯通中国南北的209国道穿城而过,形成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污染物成分复杂的特点。

在对污染源展开靶向攻克、精准除霾的同时,猛药施策:开展“封土行动”、工厂停限产、车辆限号行驶、清洁城市和国省干线清洁以及劣质煤、劣质油专项执法等多项行动,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管控措施不到位、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追责。

对于重污染行业,坚决执行“史上最严管控措施”,取缔了1466家“散乱污”企业;建筑工地扬尘罚10万元,重污染企业强制停电停产,倒逼企业加大环保设施投入,治标又治本。那些处于观望态度甚至抱有抵触情绪的污染企业主们都感到了强烈的震撼:这次是动真格的了!积极主动上门配合、统一行动,迅速走上政府与企业良性互动的正轨。

走高效治污的“能”路

三门峡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污染防治平台,借助大数据神经网络联系着城市的角角落落,把智慧成果应用到环境保护中,对污染防治工作已经形成合力。

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四级“河长制”发挥了重要成效,对不同的河流,对症下药。通过强化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为抓手,打击非法矿业活动、取缔污水排放口、消除黑臭水体,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质量,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水系建设。

根据“谁污染、谁赔偿,谁治理、谁受益”原则,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的经济激励作用,倒逼地方党委政府落实环保主体责任,真正从源头上管控和改善环境状况。

走全民治污的“民”路

“我们村有个小化工厂,排的废气味大,排的污水黑臭,严重影响了我们村民的生活,我就打了个12345政府服务热线,几天后就有人来拆除取缔了。”灵宝市豫灵镇文底村村民陈先发对记者说。

三门峡环保局负责人介绍,群众发现身边存在污染环境的行为可以多渠道投诉,目前,12345政府服务热线、12369环保举报热线都是24小时畅通,经核实后,环保部门将对举报者进行奖励。同时,三门峡绿色联盟环保志愿者协会有1000余名志愿者投入到全面治污、科学治污的环境攻坚战中,通过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开展环保知识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共同为碧水蓝天贡献力量。

走生态修复的“生”路

三门峡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位于灵宝市的小秦岭自然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160公顷,森林覆盖率74.5%,主要保护对象是温带暖温带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段)东西长205公里,总面积2.85万公顷,其中的三门峡库区湿地涉及灵宝、陕州、湖滨、渑池4个县(市)区18个乡镇。

三门峡市委主要领导强调,要将自然保护区作为环保重点,站在全局和政治的高度,把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强化“四个意识”的重要抓手,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切实增强推进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017年,三门峡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成效明显,小秦岭自然保护区在“绿盾2017”国家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中获得第一名。

关键词: 三门峡 之美 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