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3 11:49:32 来源:搜狐
人要知礼守节。礼乐是社会文明的开始。
要理解礼乐社会的形成,以及什么是中国礼遇,需要有一个宏大的政治视野和历史时空感。对中国大历史的纵深脉象和发展轨迹不能深刻把握,就无法真正洞晓“中国礼遇”的当代价值。
孔子问礼于老子
谈中国礼遇要首先从“孔子问礼于老子”说起。公元前518年的某一天,两位衣袂飘飘的先哲——孔子与老子在河南鹿邑宋河之滨翩然相遇。他们的对话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走向和文化传承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也许没有这次伟大的相遇,中国大历史将会是另一个版本。
其时,华夏大地正处在春秋时期,诸侯割据,周室衰微,礼崩乐坏,社会混乱不堪,各国诸侯借“仁义”之名竞相争霸,卿大夫之间相互倾轧,民不聊生,人人自危。中华民族正处在自黄帝以来最漫长、最漆黑的万古长夜。诸子百家争鸣,各言其表,各行其是,但社会如何才能由“大乱”走向“大治”?
值此之时,老子的避世、孔子的救世,他们的相遇别有一番深意。老子致虚守静、知雄守雌,孔子信而好古、直道而行。然而,“老子作为周守藏室之史,孔子作为摄相事的鲁国大司寇,两者自然都有辅教天子行政的职责,救亡图存的使命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在那个诸侯割据,战火纷飞,豺狼遍野的时代,儒家学派创始人、入世的孔子在弟子南宫敬叔的陪同下,独驾牛车,由山东曲阜来到河南鹿邑,拜会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出世的老子。他将要向老子探寻恢复“周礼”的大道。
然而,什么又是周礼?
礼,周礼
《周礼》相传为周公旦所著。周公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武王灭商两年后去世,周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为保证周王朝的稳定发展,周公旦摄政七年,七年后归政成王,由此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
周公旦在摄政期间,为配合宗亲统治的分封制,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了全面革新,将上古至殷商的礼乐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礼”的范畴,使其成为系统化的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从而形成孔子所景仰的“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化,即礼乐成为一套遍及政治、教育、信仰等各领域的重要文化结构,并在其统辖范围内全面推行礼乐之治。
周礼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因此后世贾谊评价周公曰: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相传尧、舜、禹、皋陶、伯益、汤等均是他的后裔。但是,作为华夏文明的初创期,五帝时代,以至于后来的夏、商时代,还属于礼乐文化的萌芽时期,或者说属于华夏文明发展的神守时期,即巫祝文化期,社会的治理尚未上升到制度层面,而西周才是中国礼乐文化的形成时期。
周公旦推行周礼目的是以周人的标准来规范各族和各代礼乐内容,各种典礼所用的音乐主要是“雅乐”——宗周丰镐京畿之乐,并通过制度的形式推行到各个不同等级的统治阶级中去;其意义在于扩大周文化的影响,加强周人血亲联系和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其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在孔子看来,“周礼”是社会稳定的基石。面对春秋诸侯争霸,战略频发,民不聊生,礼崩乐坏的乱世,他认为周礼是救世唯一良方,恢复周礼已经刻不容缓。然而,面对孔子的问礼,老子却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老子认为孔子所说的周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其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只有顺其自然,哪里有什么周礼!
老子寥寥数语,意味隽永。他在否定周礼的同时,也生动的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对孔子而言,老子的回答醍醐灌顶,让其猛醒,催其深思。是的,春秋乱世社会秩序重建势在必行,但是刻板的恢复周礼就能由大乱走向大治吗?
礼的大道,最高的礼
历史应该感谢孔子与老子之间这次伟大的对话。他们的对话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别有深意。他们的会面尽管短暂,却圆满地完成了中国文化内部的第一次碰撞、升华,奠定了中国文化“儒道合流”的千年轨迹。
老子道法自然,崇尚无为。但是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深刻洞悉事物发展的规律,尊重规律,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天理即为“道”。“无为”是为了“有为”,“无为”是手段和过程,“有为”是目地和结果。在“无为”和“有为”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实现了治理国家的目的。
在拜会老子之后,老子的观点,让孔子深知被自己奉为经典的周礼,也需要与时俱进。于是,他与老子同饮宋河美酒,大醉三天三夜,留下了“唯酒无量不及乱”的警世恒言之后,便告别老子,赶其牛车,周游列国,在考察民情中宣传礼乐,改进礼乐,变革周礼,确定了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学思想,开创儒教,终于成为一代宗师,万世之尊。同样,孔子对周礼的执著及坚定信念也让老子不断反思:虽然道不尚贤,但是像孔子这样的贤达,难道对于国家不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吗?
史料记载,孔子一生先后四次问礼于老子。不过,在春秋时期,两大思想看似针锋相对,没有“合流”的趋势,以至于史学大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为强化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汉武帝的曾祖父、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初,治理国家则采取了与民休息、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两者确实在治国理政方面表现不同,但是在实际上,汉朝建立之初,在国家治理模式上也是首先恢复了礼法,设立三公九卿的官位。
实际上,仁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道德则是道家思想的精髓,仁礼道德不正是中国人文思想的精华所在吗?
在孔子问礼于老子之后的2500多年里,两大思想的合流已势不可挡。国学大师南怀瑾说:“纵观中国历史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之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即‘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不论汉、唐,还是宋、元、明、清。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其实是黄(黄帝)老(老子)之学。”
“内用黄老,外示儒学”,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潮流中,道家思想有效地成为儒家思想的最大反动,儒家思想有效地成为道家思想的重要补充。而魏晋以后,佛(释)教思想逐渐兴起,儒释道三家相互交锋,相互融合,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轴。因此说,黄老哲学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而儒家的“仁礼”思想则规范着每一位中国人的行为,知礼守节,维护社会有序运转。
这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信仰的核心,发展的脉络,“礼制”的由来。孔子问礼于老子之后的25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帝王将相,社会贤达均以时代的需要为前提,对儒释道三体合一的文化主轴进行不同的解读、丰富和完善。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泥沙俱下,不择细流,糟粕与精华并存,甚至构成了乱世批孔,盛世尊孔的现象,但是“内道外儒”的礼的核心没变,这个核心让中华文化始终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新力,以及强大的纠错能力、纠偏能力。这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并保持社会有序运行,民族生生不息、奋力前行、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所在。
礼是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核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今天我们国家自上而下,积极提倡、全力推广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正是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对以“礼”为核心的,“儒释道”三位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丰富、创新和发展。
由此可见,国字宋河的核心价值主张“中国礼遇”讲述的是儒释道三位一体的中国文化传承,讲诉的是中国文化的大道,以及在这种文化之下,社会按照既定法则有序前行,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及处世原则也能够因此得到保障。“国字宋河”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是最高的待客之道,就是最高的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