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8 08:57:32 来源:河南日报
商周时期精美的青铜器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代表着当时的生产力与科技水平,还凝聚着历史的秘密。
2月27日,记者从省文物部门获悉,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殷墟遗址最南部,新发现一处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大型铸铜遗址,出土商代陶范3000多块,这是继殷墟孝民屯、苗圃北地、安阳县辛店铸铜遗址后发现的又一大型商代晚期铸铜遗址,对于研究商代晚期的青铜铸造技术及传播等提供了更多清晰的证据。
新发现的任家庄南地铸铜遗址位于安阳市殷都区铁三路,北距殷墟宫殿区2.4千米。据考古队领队、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孔德铭介绍,此次考古发掘是为配合安阳市殷都区城市建设项目进行的,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里会有个铸铜遗址,当发掘到商代文化层,看到布满一地的陶范时,队员们感到非常震惊。“因为铸铜需要大量的水,像孝民屯、苗圃北地、安阳辛店铸铜遗址多靠近洹河,而该铸铜遗址位于殷墟最南端,远离洹河,位置偏僻”。
孔德铭说:“该遗址铸造的器物仍以青铜礼器为主,但铜泡、车马器类陶范的发现,说明它同时还兼铸车马器,这在殷墟其他铸铜遗址中很少见,其年代应该主要是殷墟晚期。”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站副站长何毓灵看来,到了殷墟中后期,对青铜礼器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了满足需要,商王朝在距离宫殿区较远的南部(任家庄南地)和西部(孝民屯)又扩建了两处大型铸铜工厂。
该遗址出土的陶范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大部分是外范,以觚、爵、鼎、斝等种类为主,纹饰有乳钉纹、云雷纹、饕餮纹、龙纹等,涵盖了殷墟时期的主要纹饰。此外,从发掘情况看,遗址区内居址、道路、灰坑、铸铜遗迹、墓葬等互相叠压,是殷墟时期“居、葬与生产合一”社会形态的真实表现。
孔德铭说,“东、西两部之间分布着与铸铜遗址有关的商代墓葬63座,出土各类器物400余件(套),其中十几座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磨石、青铜削、骨器等与青铜铸造制模、制范及铜器后期加工有关的工具。专家推测,这些墓葬的主人是铸铜工匠。”
专家认为,在此次考古发现之前,大家对殷墟南部区域的认识并不充分。目前看来,这里仍是殷墟都城的中心区域,这对于研究殷墟时期都邑的布局十分关键。
由于遗址北侧、东侧都被现有建筑、道路等占压,尚未找到边界,孔德铭推测整个铸铜遗址面积接近1万平方米。他表示,下一步将进行考古钻探、调查,摸清遗址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