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9 08:05:1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郑州1月8日电(记者牛少杰)“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歌手周杰伦的《青花瓷》早已风靡大街小巷,但是很少人知道这首歌吟唱的却是北宋名瓷汝瓷的颜色。
在汝瓷的故乡今河南汝州、宝丰一带,汝瓷研发、生产企业林立,产品远销海内外,“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景象再度显现。
汝瓷创烧于北宋晚期,为宫廷御用瓷器。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战火烽烟中,汝窑被毁,技艺就此失传。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文立介绍,历朝历代都在仿制汝瓷,但因其配釉和窑变工艺独特,仿制无一成功。
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传世汝瓷不足百件,几乎每一件都成了稀世珍宝。2017年10月3日,香港苏富比宣布宋汝窑天青釉洗以逾2.94亿港元天价拍出,刷新中国瓷器拍卖纪录,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国汝瓷。
汝窑炉火重燃,得益于周恩来总理六十多年前的指示。1957年,周恩来总理在南京召开的全国轻工业厅长会议上指出,“要恢复五大名窑生产,首先要恢复汝窑和龙泉窑。”随后,国家轻工部做出了《关于恢复历史名窑的决定》。然而,汝窑已经衰落千年,汝窑复兴谈何容易?
接到指示后,河南省工业厅专门抽调河南省艺术学院教授梁冰潜、工艺美术公司工艺师李绍翰等组成了临时突击机构展开恢复工作。此后,为了汝窑的恢复,不负周总理重托,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汝瓷工匠栉风沐雨,克难攻坚,矢志不渝。
“汝瓷工匠一直把能复原‘雨过天晴云破处’的天青色作为最高追求。为了寻找矿石原料,他们不分寒暑,踏遍荒山野岭。为了调配方、做实验,每次都要站在1000℃的磁窑旁观察,一窑烧下来,往往累得像生了一场大病。”原国营汝瓷厂厂长李聚万说。
在一代代汝瓷工匠的努力下,汝瓷恢复不断取得新进展:1964年,汝瓷豆绿釉烧制成功,随后开始小批量生产;1988年,汝瓷月白釉、天青釉陆续试验成功,引起整个古陶瓷界震动,成为汝官窑全面恢复的重要转折点;2010年6月,汝瓷烧制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汝瓷烧制技艺不断获得突破的同时,当地汝瓷产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汝州市拥有玉松、朱氏等汝瓷开发企业、研究所120多家,年产汝瓷200余万件,年产值2亿元以上,其中很多出口海外。
玉松汝瓷第二代掌门人李晓涓表示,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外界对汝瓷的接受度明显提高。汝瓷是古代文人的思想修养与美学精神的融合,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通过使用、欣赏现代汝瓷,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交融之美。
如今,“雨过天青云破处”的色彩在千年后重新绽放,越来越多的汝瓷走出国门,远销海外,疏影钵、龙耳炉多件名家力作还被选为外事活动高端礼品赠送给外国政要,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汝瓷走向世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