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十倍还断货,这款“保命药”怎么了?-当前视讯

2023-05-24 14:54:41    来源:央视网

“这个真的是我的保命药

原先是86块钱一瓶(100片)

现在不到一年


(相关资料图)

已经涨到了1000元一瓶

涨了十多倍

而且还买不到了”

近日

多名消费者反映称

市面上一款治疗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

激素类药物

——醋酸氢化可的松片

价格出现暴涨

由于大多需要长期稳定服用

暴涨的价格让很多患者

用药成本急剧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醋酸氢化可的松片

仅有一家药厂在生产

“保命药”价格暴涨

且一药难求

4月20日,记者通过电商平台查询发现,醋酸氢化可的松片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药店在售卖,主要销售30片/瓶和100片/瓶两种规格,单片价格均在8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半天时间内,醋酸氢化可的松片(100片/瓶)在线上药店的售价就已经从749元涨到了858元。

而到今年4月23日,同品牌同规格的醋酸氢化可的松片已经涨到了1000元。

4月27日,患垂体瘤的韩云(化名)看到商城里出现了一种新规格的醋酸氢化可的松片,7片装,然而售价达到148元,每片药21元。“我问过医生能不能换成其他的药,这个药太贵了,但都不太建议,说这个药里有一种成分是其他药里没有的,现在我才30多岁,未来一辈子都要吃这个药,如果以后也是这个价格,真的是吃不起。”

更让韩云担心的是,目前全网的电商平台都已经搜索不到该药品,之前购买的店铺也表示拿不到货了。韩云手头的存药不多,时刻面临着断药风险。

在社交平台上,和韩云同样情况的患者不在少数。自今年4月起,不少网友开始在社交平台上替家人求药,有网友表示“这是家人的续命药”。

还有网友称,该药自4月25日开始全网无货,如今已经出现二手售卖的情况。

新旧版本更换期

涨价乱象迭生

记者了解到,醋酸氢化可的松片是一种常见的肾上腺皮质醇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替代治疗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目前该药仅有天津信谊津津药业有限公司一家药厂在生产。

针对上述涨价和一药难求的情况,4月21日,记者致电天津信谊津津药业。公司销售部工作人员解释称,目前外面售卖的醋酸氢化可的松片实际上是旧版库存药,旧版的两种规格(30片/瓶和100片/瓶),由于无法被纳入医保,目前已经停产。

上述工作人员承认,目前市面上确实存在药品溢价的问题,但这并非公司行为。“实际上30片/瓶的药定价应为70元,但由于市场上需求较大,出现个别药店售价高的问题,我们公司也给授权经销商发过控价提醒,也曾从市场上收回旧版药,但由于无法掌握药品的最终流向和详细销售药店,无法管控这个问题。”

而断货则是因为目前处于新旧版本的交接阶段。上述工作人员介绍,新版本的醋酸氢化可的松为7片/板,已经被纳入医保,但该药品只供给医院,需要由政府部门统一采购,目前仅浙江、广西、湖北等少部分省份进行了采购,全面进入各地的医保还需要一段时间。

正是这段新旧版本交替的“空窗期”,出现了市面上供不应求、涨价乱象迭生的现象。

但也有网友表示,旧版药品的涨价也非空穴来风,而是根据新版药品的定价来上涨。对此,记者查询到,部分省市统一采购该药品的中标信息公示,天津信谊津津药业生产的新版醋酸氢化可的松为7片/板,采购价为69元/板,也就是每片药物的价格将近10元,与涨价后1000元每瓶(100粒)实际上价格一致。

公开资料显示,新版7片/板采购价格为69元

为何同样的药物,仅规格改变,价格就上涨了10倍多?

天津信谊津津药业上述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称,主要还是成本上涨。据介绍,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合成型氢化可的松。相比合成型,发酵工艺生产出来的醋酸氢化可的松成本更高。

此外,该药生产中涉及的“皂素”等辅料也越来越不易获得,这也直接导致了药价上涨。

上述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消费者对药价投诉众多,公司所在的西青区药监局,以及江苏等多地药监局已关注到这个问题,公司已经将药品送检,配合调查。“如果确实价格有问题,国家会重新定价。目前我们已向10个省份供货,过了转换期(断药情况)会有所改善。”

可用相关药品替代

药品供应需注入稳定性

仅有一家药厂生产的醋酸氢化可的松片,为什么让众多患者争相购买?有没有其他药物可以替代?

对于垂体瘤术后导致的垂体功能低下引起的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患者,如果肝功能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服用醋酸可的松进行替代。如果肝功能损伤的,则可以选择醋酸泼尼松,替换后的剂量也是一片换一片,即原本每天服用多少醋酸氢化可的松片,同比例转换为醋酸可的松或醋酸泼尼松。

此次醋酸氢化可的松片异常涨价的原因比较复杂。一言以蔽之,是短期内几个不确定因素叠加,从而导致药品定价和生产流通等环节失去原有的规范与秩序,市场出现剧烈波动。

对抗上述不确定性,最好的办法是注入稳定性。每种药品出现短缺和断供现象,都有具体原因,比如有的因为原料药涨价迅猛;有的因为利润太薄、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有的因为技术更新和产品迭代,导致老药已停产,新药尚未足量生产;有的因为销量甚微,药品难以做到精准匹配。药品生产流通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供应不及时或中断现象。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些难题难以做到一招化解,理应细分原因、精准施策。

注入稳定性,更应紧跟市场动态,做好前置性防范。新旧版本转产、生产工艺更新,导致价格和产量波动,是可以预见的现象。要提前做好防范预案,比如可让旧版药持续存在市场较长时间,旧版药生产线也不应过早关停。倘若新老两种生产线难以同时保留,至少应该储备足够数量的旧版药之后,再推进新旧版本和新老工艺转换。

药品短缺导致“一药难求”,是近年来经常发生的现象。治病不能等待,临床急需药品和特效药更是须臾不可或缺。强化短缺药市场预警,建立短缺药名单并及时更新,细致分析药价异常波动和供应紧张原因,将防范与应对做在前面。通过更通畅的信息交流,让药品配送更精准快速;通过更充足的药品储备,对冲市场异常波动,从而大幅提升易短缺药品的可及性,确保每名患者和每类疾病,都能及时用上所需或特需药品。

来源 |央视网综合澎湃新闻、中国青年报、沈阳晚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