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 08:08:53 来源:北京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学期即将到来,北京市发布一系列校园交通安全新要求。其中重点明确,校内机动车行驶或停放须与学生活动区域物理隔离,如校内不具备物理隔离条件,须禁止机动车进入校园。
不分流、禁通行,这一新规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多数校园本就地方不大、人员密集,若一边是孩子们跑跑跳跳,另一边是机动车横冲直撞,着实会让人捏把汗。且孩子们体量较小,在这些“铁皮大家伙”面前更为弱势。此前,郑州交警曾做过一个实验,一辆普通SUV的视觉盲区内竟然可以藏下75个孩子,即便驾驶人环顾车辆周围并观察了后视镜,也完全看不见任何一个孩子的身影。别管是外来人员,还是自以为熟门熟路的内部教职工,只要稍有疏忽大意,都可能带来“致命死角”。
多一分谨慎,多一重保障。近年来,各类校内车祸频频见诸报端,“小学生遭两次碾压身亡”等悲剧令人久久难以释怀,而其中多数事故的调查结果都指向管理漏洞。事实上,在很多学校里,并不缺少限速、禁行等标志,也具备人车分流的条件。然而,与居民小区相似,校园道路往往并不被纳入市政道路的统一管理。所以很多时候,只要没有出事,硬规定就会面临“软执行”。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何让交规也成为“校规”,考验着相关方面的执行力。目前,北京市各区教委已对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内设置停车场及管理情况进行了摸排,市区两级组织了近300名挂牌责任督学。期待严格手段与日常监督,能真正给校园安全再紧紧弦。
以更大视野看,平安校园建设不仅限于校内。随着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接送孩子的需求更加旺盛,校园周边拥堵正成为一种常态,更留下了不少隐患。可以说,如何守好校门口的安全,已成为一道民生新课题,需要全社会重视,并拿出一整套综合治理方案。比如,在设施方面,街道与学校配合划分临时停车场,让开车的家长不再兜来绕去;在管理方面,积极组建志愿者队伍,保证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有专门人员维护秩序。让每一项安全措施落地,把相关人员的责任压实,方能不断消除安全盲区。
孩子的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乎整个社会的未来。从遵守交规到远离汽车,从学看信号灯到安全过马路,广大家长与老师也须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安全教育。当更多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所有人才会更踏实、更放心。(关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