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包袱铺》:让“90岁”大报打入“90后”朋友圈

2021-12-29 14:02:0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原标题:

《参考包袱铺》:让“90岁”大报打入“90后”朋友圈  

竹板这么一打,别的咱不夸;咱夸一夸一档脱口秀栏目,它叫《参考包袱铺》。

话说这“包袱铺”的“母公司”,是“90年老店”《参考消息》;

它有料又有趣,独行又特立;

主播穿着长袍大褂,说学逗唱、RAP快板动画、相声小品打油诗,全都不在话下;

五官都是戏,十指齐用力,三两分钟将国际时事风云生动演绎。

干货满满益“参考”,“包袱”多多魔力大,花式作品人气高,“融媒故事”就把这个“铺子”唠一唠。

90年“老报”立“新人设”

灵感这么一亮,咱“包袱铺”就开张

视频里,挤眉弄眼的、裹着毯子的、“四脚朝天”的、扒门偷听的……出场短短几秒,演技一展无遗,这些“戏精”,原来都是“高大上”的参考消息背后生动活泼的小编!

接下来,上场一位非典型男主播,身穿对襟大褂,乍一看,像说相声的;细一看,快板、独角戏加贯口,活脱脱一出曲艺大观;定睛一看,这回书说的是美国监听欧洲政要,这个视频栏目,是说国际时政新闻的!

1931年11月7日,它在江西瑞金诞生。90年来,它汇天下新闻信息于一身,获“国际消息总汇”“万报之报”的盛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历史最悠久、发行量长期稳居全国前列的日报。它就是《参考消息》。

长期以来,《参考消息》是权威、严肃的代名词,有着值得自豪的优良办报传统。而进入融媒时代,如此“形象”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偶像包袱”,“高冷范儿”的标签,让新生代受众对《参考消息》敬意有余、亲近不足。

如何让90岁大报打入“90后”的朋友圈?

在办好纸质《参考消息》的同时,报社不断拓展边界,扎入网络空间,积极打造“参考消息”这个大IP。近年来,参考消息上线数字报,挺进腾讯视频、微信、微博、抖音、快手、B站、喜马拉雅等十多个平台,新媒体矩阵不断扩容。

他们还不断加强内容创新,推出锐参考、参考快讯、参考快评、参考视频等一系列拳头栏目,用轻量化的视频、接地气的话风,让受众在碎片化时间里近观天下大事,了解国际资讯。目前,单条参考视频最高播放量达2亿次。

可小编们还是“不满足”。

“我们擅长的是外媒时政资讯的集纳,视频产品虽多,但在视频素材方面,我们基本就是‘二传手’,面对大事要事,报道还很容易和其他媒体同质化。”参考消息报社编委夏子怡自戳软肋,“原创内容,是我们必须补齐的短板。”

那么,能不能打造一档原创视频栏目,以有趣到令人捧腹、新颖到眼前一亮的方式说新闻呢?让平时隐身于报道背后的小编当主播、推出“参考小哥哥小姐姐”,让严肃媒体人格化、树立新“人设”,可不可行呢?

灵感一亮,大家渐渐把目光聚焦在一位留着平头、身材微胖的大男孩身上。他叫李昊天,是参考消息全媒编辑室编辑,平日里被同事们称为“新闻界最会说相声、相声界最会说新闻的人”。

“可以给李昊天量身打造一档脱口秀栏目,通过相声抖包袱的方式,夹叙夹议,把国际时政话题娓娓道来。”

“好主意,栏目名就叫《参考包袱铺》怎么样?”

“妙哉,我长得就像个包袱!”李昊天一应,成了“参考包袱铺”的“大厨”。

用相声讲硬新闻

时政这么一整,新闻成了相声

2021年7月,欧洲杯赛场沸腾。有人向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问:英国和意大利谁能夺冠?  

冯德莱恩的回答“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怎么个“变”法?  

“(冯德莱恩)明确地说了,绝对支持意大利!力挺意大利!那意思恨不得,Super Idol的笑容都没意大利的甜,八月正午的阳光,都没意大利耀眼啊!

“那您各位要知道,欧盟领导人通常会避免公开支持哪个国家球队的立场,‘我认为并列第一’才是标准答案。那这次怎么就‘变’了呢?德国媒体给出了一种解释,那就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世界格局‘变’了,英国这一脱欧,非常有助于冯德莱恩给出‘明确的答案’。

“现在读者阅读的时间非常有限,可很多国际大事如果不了解来龙去脉,还容易看不懂,读者也许希望有人讲给他(她)们听,偏偏媒体常用的一本正经的‘术语’,读者又可能听不下去。”李昊天说。

他所说的“用户痛点”,正是《参考包袱铺》的栏目立足点——用大白话报道硬新闻,让对国际时政缺乏了解的普通受众,也能听明白国际新闻的来龙去脉。

这对受众很友好,对主创们可是不小的挑战。“用专业术语、套路表达报道新闻还容易些,但想翻译成大白话,你就得真懂,不懂到骨头里,大白话可能就成了大‘白字’——理解错误,南辕北辙,那可就成笑柄了,也会砸了参考消息的牌子。”李昊天说,“一知半解也不行,说出来的话半文半白,不能潇潇洒洒抖包袱,容易干巴巴的。”

每每确定下来一个话题,主创们都要做足功课。读外媒报道,查外文文献,搜参考消息的资料库,请教资深编辑、专家,有时还要开会研讨。大家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地消化大量信息,将“弱水三千”萃取成“一瓢饮”,呈现给受众。

“《参考包袱铺》不是‘播报’新闻,不是让主播照着念现成的解说词。”参考消息报社全媒编辑室主编、《参考包袱铺》策划谢来说,“李昊天不是新闻专业出身,能从‘普通人视角’理解新闻,进而解读新闻,而不是高高在上、利用‘知识落差’向你灌输知识点,反而能专治‘不明白’。”

对硬新闻做“柔化”,让专业性新闻更易读,这是主流媒体间流行的新思路,不少媒体推出了风格鲜明的新闻解读或述评式栏目,在网络平台叫好又叫座。

“不过‘包袱味儿’的国际时政栏目,还真是独此一份。”同为《参考包袱铺》策划的夏子怡说,“这是从无到有、从0到1的创新,打开了国际新闻全新表达的一扇窗。”

既权威专业又活泼有趣

脚本这么一捋,嬉笑怒骂不逾矩

“接下来有请‘部分西方媒体’上场!”

只见那李昊天春风满面地走进屏幕,突然间,他怒目圆睁,提气屏息,然后大喝一声,使出“杀手锏”——一手抓着一个鼠标。

这是什么?“双标啊!”  

接着,屏幕上出现了两个李昊天,左边的李昊天痛心疾首欲抓狂:巨大的中国火箭残骸可能坠毁在纽约!失控的火箭可能会砸到你!——这是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火箭残骸的报道。

右边的李昊天神清气爽享受状:Space X火箭碎片点亮西雅图星空——这是这些媒体对美国火箭残骸的报道。

“您各位要知道,火箭都是‘薄皮大馅’,根本没必要紧张。”“西方报道真可笑,真相总是看不到。开黑陷害是关键,这是嫉妒的味道。”

在“包袱铺”的后厨“掌勺”,一共要分几步?

首先,要精选“食材”,确定话题。能入选的“食材”,得是国际大事要闻,能引起广泛关注;还得跟中国相关,贴近国内受众;还得有时效性,不能凉成黄花菜。

下一步,要“看菜出招”,撰写脚本。《参考包袱铺》的“招牌菜”不是第一时间播报新闻,而是梳理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找准第二落点,提供信息增量,不仅讲明白新闻“是什么”,还娓娓道来“怎么看”,提供独到的解读视角。《参考包袱铺》每一期基本都以一首判词般的打油诗作结,这让栏目带有新闻趣评的味道,是有态度、有观点的新闻栏目。

“中肯而深刻的观点,要建立在事实真相、各方声音的基础上,不能红口白牙张嘴就来。每一个观点,都是整个团队遍查材料、分析讨论得来的。”李昊天说。

接下来这一步,才是“包袱”的精髓——添加“佐料”,“回炉”掌火候。“看昊天如看山——不喜平”,这就要在脚本中设计包袱,把有用的“馅料”裹进有趣的“包子皮”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可要想把“包袱”抖得恰到好处,火候的把握非常关键——官媒抖包袱,玩笑能开到什么程度?如何既能活泼有趣、勾起受众兴趣,又能守住不做“标题党”“流量奴”的底线?

这就需要“后厨”的分工合作了。

“李昊天天马行空开脑洞,十八般曲艺技巧全用上,形成一版脚本,然后我们这些‘专业新闻’路数的编辑再来把关修改。”谢来笑着说,“如果个别语句过于‘放飞’,我们就向李昊天‘输入’一段官方信息,他再‘输出’一套‘花式说法’。”

比如《瞧这把“保护伞”》一期里,有段话为网友津津乐道:“当事者迷,被美当枪使还自鸣得意、深浅不知,笑么滋滋,ha-ha-ppy-ppy。”最后那两个“画风突变”的词,就来自李昊天“情不自禁”的发挥。

“我们对信息的准确性、逻辑的严谨性‘严格要求’,但对形式的创新性、表述的花样性‘兼容并包’。”夏子怡说。

拿不准的,还会请教报社更资深的编委甚至报社领导,从脚本阶段就不断打磨润色。

不因内容而废形式,故作深沉;也不用形式硬套内容,强行搞笑。《参考包袱铺》再怎么“做鬼脸”,也依然以参考消息一贯的气质为底色:内容扎实、权威深刻,在报道安全、真实准确的前提下出新出彩。

“我们就是从‘参考消息’品牌的权威专业和‘包袱铺’栏目的活泼有趣之中,取一个最大公约数,做大众接受起来毫不费力、兴趣盎然的新闻报道。”夏子怡总结到。

用说学逗唱侃国际新闻

秘诀这么一念,看我七十二变

看“参考小哥哥”抖包袱来了?

嘿,这回一出场,是一对动画纸片人。

屏幕里,哗哗啦啦下着雨,在雨中“凌乱”的纸片人,向头顶着伞、负手而立的另一个纸片人跑去,叽叽咕咕:保护我!让我避避雨。后者瓮声瓮气:没问题过来吧!

镜头向后推进,真相猝不及防——打伞纸片人打的是“半边伞”,只能遮住自己;避雨纸片人乖乖站在他身边,却依然大雨兜头浇下。

各位,您猜出来这是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剧本”了吗?

Rap、快板、插画、动漫、电影片段、动画视效、分饰两角、同事出镜……《参考包袱铺》形式翻新,下一幕总在意料之外、笑点之中,让人目不暇接,惊喜连连。

在说学逗唱、相声小品中侃国际新闻,这也形成了《参考包袱铺》的鲜明亮点。那么,“昊式”戏剧效果打造大法都有哪些呢?

“首先,制造反差。”李昊天举例,讲美国官员时,说着说着,冒一句老北京话,反差的戏剧效果就出来了。

“还有,无声的情绪。”在李昊天的脚本中,一句话虽有句点,但情绪和态度并没有戛然而止,可以通过表情、肢体语言或借助音效、表情包等体现出来。

“比如,我们想传达对事件的不满态度,我就会对着镜头做一个翻白眼、吐舌头的表情。不用只言片语,观众和我确认过眼神就懂了。”李昊天说。

另外一个“有戏”的招数,李昊天称之为“极致的拙劣”。参考消息开通了抖音、喜马拉雅等平台账号,《参考包袱铺》要在视频中广而告知。好消息,该怎么说呢?

李昊天请来两位同事,分立两侧,手拿两纸筒,对齐,再煞有介事地一拧,嘴里随之“嘭嘭”两声——室内不让放烟花,聊以人工极简版替代,以示庆贺,各位多担待!

“这‘嘭嘭’两声如果用音效配出来,反倒没有‘人工模仿’那个效果。”李昊天说得一本正经,“拙劣到极致,容易出经典。”

“我看的是新闻吗?分明是参考消息编辑们横溢的才华!”有栏目粉丝如此评价。

形式多样,跳跃性强,亮点密集,能迅速且持续抓住观众的眼球;同时言之有物,耐看耐品,让人哈哈大笑过后还能会心一笑。怕观众会看腻,或是自己“熟而生套路”,《参考包袱铺》从不依赖“一招鲜吃遍天”,而是变着法子创新,憋着大招放惊喜。

连每期视频的封面设计,都有满满巧思。写实风、国漫风、中二风、剧照风……都是吸引眼球的东风。“有些插画走‘小儿科’画风,那是李昊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夏子怡“揭老底”。

今后在《参考包袱铺》里,还能看到什么?“一切皆有可能,进化一刻不停。”李昊天已经琢磨起新点子,比如出外景、转场,拍Vlog,加入VR、AR技术让黑幕动起来,变个魔术作为视频彩蛋,弹段吉他给观众“下饭”,再或者,哪天就不来真人了,出一期漫画版……

“我们的工作机制让我们可以放胆尝试、放手创新。”谢来说。

只为观众一句“我喜欢”

幕布这么一拉,背后酸甜苦辣

李昊天(唱歌,配自演视频):今年来啊立陶宛/对华恶意不间断/5月议会诬称新疆存在所谓“种族灭绝”/之后又在多边合作机制上整幺蛾子/更过分的更过分的/还在后面您来看/他允许台当局/设立一个“驻立陶宛代表处”……    

参考消息全媒编辑室编辑周倩雯(对着电脑,配字幕:周周审片中……):唱得不错啊。    

李昊天(得意地):谢谢。  

周周(干脆地):下回别唱了。

李昊天(乖巧地):好的。

佳作频出的《参考包袱铺》,录制一期需要多大阵仗?

调镜头、试灯光,关上空调、手机静音,屏蔽杂念、进入情绪,大褂一掸、上身一穿——其实,不大的演播室内,经常只有李昊天一个人,连开机键都是自己按。

“有好几次,我录得自我感觉特别好,简直忍不住为自己鼓掌,兴高采烈地跑到录像机前一看,好家伙!忘了开机!”李昊天“说出自己不开心的事让大家开心一下”。

“镜头前”的功夫,往往在镜头外。在成为主播之前,李昊天做过多年图片及视频编辑,学过绘画,会吹萨克斯、弹吉他,还学过说相声,会变魔术。“人生没有白学的技能,每一个都能用到‘包袱铺’中。”李昊天笑言。

现在,他广泛涉猎B站、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的各类视频,相声、小品、游戏、热歌、新梗甚至开箱Vlog,“都有可能成为灵感来源”。在《参考包袱铺》中,李昊天改编过热歌《失恋阵线联盟》,用“从相声里学来的俏皮话”预测过美军面对台海冲突的态度——“凉锅贴饼子——蔫溜了”。

“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作为内容生产者,必须多观察、多积累、多学习。”李昊天正色道。

近年来,参考消息主动将报道搬进音视频平台,挺进舆论主战场,充分发挥国际时政新闻报道的主力军作用,创立了一批定位清晰、错位发展的融媒栏目,既彰显主流价值,又瞄准大流量,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让主流的、向上的、扬善的声音传得开、传得响。

“参考消息全媒编辑室编辑王雨晴是播音专业出身,已成长为《世界听我叨》栏目主播;李昊天给视频配音,一听有郭德纲味儿,肢体语言又丰富,那就来做《参考包袱铺》;周倩雯是海归高材生,外语能力突出,已成长为带班人。”谢来说,“我们尽量给大家的特长一个舞台,让大家的特长和兴趣融入各自的分工里,各司其职,各尽其才。”

而这些宝藏青年,打开自己的“技能包”,热情洋溢地服务参考消息的受众。

“觉得原来你是这样的参考消息!”

“今天是几零后镇宅啊?”

“这一期我有亿点点想看。”

“参考消息和我爷爷奶奶读的不一样了,但能调和全家各年龄段的口味。”

这样的话,如今常见于参考消息报道的评论区。《参考包袱铺》的阅读量,“100万+是常态”。

为谁辛苦为谁甜?观众一句“我喜欢”,就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