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山到北京,15名索道工共赴千里之约

2021-12-24 06:29:38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原标题:冬奥会海拔最高、落差最大、维护最难的一条索道,由他们来负责——(引题)

从黄山到北京,15名索道工共赴千里之约(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窦菲涛

阅读提示

在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11条索道构成了交通“大动脉”。11月起,来自黄山索道的15名专业索道工人赶赴北京冬奥会场,驻扎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海坨山,参与北京冬奥会索道技术服务保障工作。他们用专业技术和极致匠心服务乘客,共赴这场千里之约。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海坨山,场地海拔高、地形险峻、气候条件复杂。因为技术先进、运行速度快、运量大,索道成为延庆赛区最为便利的一种通勤工具。作为延庆赛区的交通“大动脉”,11条索道全长约10.3公里,串联起延庆冬奥村及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各个区域。

作为特种设备,索道必须由专业的技术工人运行维护。11月起,来自黄山索道的15名专业索道工人赶赴北京冬奥会场,驻扎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海坨山,参与北京冬奥会索道技术服务保障工作。他们风雪无阻,用专业技术和极致匠心服务乘客,坚守“安全第一”的职业承诺。

12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C索道检修工许俊在检查索道电气设备。(受访者供图)

迎难而上的“黄山索道人”

在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11条索道中,C索道起于海坨山最高峰,海拔2198米,长1602米,是北京冬奥会海拔最高、落差最大、使用频率最高、运营压力最大、运行维护最难的一条索道。经中国索道协会和国家索检中心推荐,拥有30余年索道运营管理实践经验的黄山索道团队,从全国多家索道公司中脱颖而出,成为C索道的运维保障方。

北京冬奥会黄山索道团队队长许敏介绍,为保证此次运维任务的圆满完成,按照机械与电气专业平衡、中青年员工搭配、分析排查与动手实操结合的要求,黄山索道选拔了15名优秀索道运维工人出征北京冬奥会。今年11月,冬奥黄山索道团队正式开始承担C索道的运行维护任务。

“C索道采用的是最新设备,和黄山索道相似,但要先进很多。”许敏告诉记者,C索道的设备有很多升级,比如车库的自动收发系统、站内舒适调节系统、紧急驱动操作方式,这就要求团队成员熟悉设备的新特点,尽快能够熟练操作。

来北京前,许敏带领团队将索道的技术参数、设备图纸、操作手册打印成册,组织多轮培训和专家讲解,还安排团队到相似索道实地集训,让团队成员尽快掌握新设备的技术特点和操作方法。

“保障索道的安全运行,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更离不开严谨、周密的设备检修制度。”许敏带领团队参考黄山索道经验,建立了日检、月检、季检、年检四级检修制度,其中每天的日检又包括早检、巡检、晚检。

“安全第一”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今年27岁的郑建辰来自安徽黄山农村,现在是C索道的一名“司机”,每天负责索道的操作、监控索道运行的数据变化,随时准备应急处理。郑建辰说:“操作索道时,万千乘客的安全交付在我手里,这是莫大的信任。”

作为C索道的机械工人,范健文每天不到5点就起床,天不亮就从八达岭附近的宿舍出发,赶在7点前到达岗位,“根据赛事保障要求,C索道要在运动员到场1个小时前具备运行条件,而索道在启动前需要花一个小时左右进行早检,所以我们要早点准备”。

1996年从部队退伍后,范健文加入黄山索道,一干就是26年。“安全第一是索道行业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 范健文说,索道在启动前要经过严格的早检,例如线路轮组是否有异音、轮胎气压是否正常、道岔位置是否正确等。每天一大早,范健文和工友们要乘坐检修车爬上索道,依次检查完才能安全发车。

从早上7点到下午5点,索道运行期间,郑建辰和同事们一直在控制室值守,他说,“早上控制室温度达到零下,直到中午室内温度才慢慢升上来”。每天结束运行后,他们还要像早检一样再进行一次索道检查,晚检还要增加对抱索器、车库等部件的检查。

“干索道特别需要多团队协作!” C索道的90后电工许俊告诉记者,索道由很多系统组成,需要不同的专业人员通力合作,“电工需要检查索道设备温度、仪表开关、电气监控的具体情况,机械工则负责传动设备、液压系统、车厢车库的维护保障”。

紧急驱动运送乘客、空中应急救援……为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许敏带领团队设计了多种模拟故障场景演练。“干索道最重要的是做到万无一失,绝对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许敏说,在检查时要有一丝不苟的细心,在巡视中要有“安全为天”的责任心,在设备维护中要有精益求精的匠心。

零下18℃的空中抢修

“海坨山地区冬天十分寒冷,气温最低可达零下40℃,还常有大风天气。”范健文解释道,低温风雪不仅可能引发索道设备运行的故障,也会给工人们的维修操作造成困难。背心、保暖内衣、羊毛背心、冲锋衣内胆、羽绒服,队员们至少得穿5层衣服。

11月初,延庆普降大雪。11月8日,C索道升降平台无法复位,影响正常运行。故障发生后,索道操作员郑建辰立即和工友查图纸、测数据,迅速确定了故障点。“一个行程开关被冰雪埋住了。”由于位置狭小,积雪严重,需要先把雪清理后才能维修。

但正方形的检修孔只有15厘米宽,只能把手伸进去清理。“那天室外温度只有零下20多度,我们几个人轮流趴在地面上,用手一点一点地把雪掏出来。”20分钟后,故障成功排除。

在一次早检中,C索道支架上的3个风速仪数据失常。“应该是被冻住了,得赶紧抢修!”队长许敏带着许俊等四人组成抢修小队,立即开动检修车前往故障点。检修车四面通风、头顶无遮挡,只有栏杆防护,队员们只能冒着呼啸寒风和零下18℃的低温工作。

到达5号风速仪下方,许俊和队友们带上吹雪机、锤子、螺丝刀等工具,穿好全身式安全带、戴上安全帽,一步一步地从检修车爬梯爬到车顶、越过轮组、再牢牢抓住索道支架攀至顶部。“确实结冰了!”许俊先用锤子轻轻敲打风速仪的横臂,再用吹雪机融化冻冰。

“戴着手套,手指不能准确操作吹雪机,不方便清理结冰死角。”许俊只能摘掉手套徒手操作,不到一分钟手指就麻木了。4名队员只能轮流干一会,就这样坚持1个多小时后,3处被冻住的风速仪终于恢复工作。

除了运动员、裁判员,现在乘坐C索道的有不少赛区工作人员,一些还是来自国外的朋友。“每次他们乘坐C索道到山顶都会主动和我们打招呼,竖起大拇指点赞!”郑建辰说:“能够保障索道正常运行,安全地接送乘客,就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事。”

“索道就是我们的家,能服务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范健文说,“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有机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回报祖国母亲,我感到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