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2 06:27:09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现场·我在我思】
原标题:维权,不该成为“童话大王”的全职工作
罗筱晓
据中新网等媒体报道,近日,作家郑渊洁在社交平台发布公开信称,1985年创刊、一直由他个人撰稿的《童话大王》杂志将于2022年1月停刊。停刊的原因是因为,郑渊洁准备腾出精力与3个和自己的创作相关但却被他人注册的商标持有方进行维权斗争。
没想到,“童话大王”被现实打败了。
消息一出,勾起不少已经为人的回忆——“每月出刊日准时拿着零花钱去报刊亭。”“这本杂志改变了我对想象力的定义。”
我曾也是郑渊洁的忠实小读者。《童话大王》让我记忆深刻的,除了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这些经典角色、精彩故事,还有就是在每一期的显眼位置都有律师对盗版、抄袭等侵权行为的声明。郑渊洁表示,他从1993年起就陆续为自己笔下的文学角色注册了几百个商标。在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这件事上,郑渊洁算得上是一个先行者。或许正因为此,得知他为了维权要停止撰写《童话大王》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还有人侵犯他的知识产权?
事实上,即使公开信中提及的3个商标案很快尘埃落定,还有600多个争议商标在维权路上等着郑渊洁。虽然对于如此大数量的商标是否都“傍”了郑渊洁作品的名气,人们会有不同观点,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对包括郑渊洁在内的诸多精神财富创造者来说,被侵权是不得不面对的烦心事。
大量案例表明,知识产权案件维权过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权利人投入大量精力和物力,有时并不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比如,2004年时,一家西餐厅注册了“皮皮鲁”商标。郑渊洁曾尝试了多种方式,始终没有要回这个“皮皮鲁”。直到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台,规定如果作品中的角色名称具有较高知名度、作为商标使用容易引起公众误会的,权利人可以此主张构成在先权益。此后,又经过一系列提出申请、提交材料、等待等流程,直到今年2月,该餐厅的“皮皮鲁”商标终于被宣告无效。
这让我又想到了前不久的一条新闻。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赵德馨因为中国知网收录自己的100多篇论文而与对方打起了官司且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然而,在这一结果背后,是老人从8年前起就走上了维权之路。过程不可谓不漫长、不艰辛。
在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这件事上,因为足够较真,郑渊洁和赵德馨都取得了至少部分的胜利。但对更多的创作者来说,保护知识产权很难靠个人单打独斗来实现。
近年来,社会各界在该问题上做出了不懈努力且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国家版权局出台“最严版权令”,在线音乐行业开始走上正版轨道;今年东京奥运会后,针对恶意抢注奥运健儿姓名商标的行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一口气驳回了109件申请,部分申请主体还受到了相关部门的处罚……
互联网时代,在人们的创作形式、内容更加多元的同时,侵权行为也有了更多变化。比如,社交平台上视频博主的原创作品被复制、抄袭,该如何维权?比如,自媒体运营者评论影视作品时引用的片段和“任意剪辑、再创作”,其合法与侵权的界限是什么?再比如,要如何对待和处理惯常“碰瓷式维权”的个人或组织?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直面的问题。
知识产权关乎文化繁荣,关乎学术、技术进步,对它的保护不是一日之功,也绝非一片坦途。期待有一天,结束维权斗争的“童话大王”能带领他的大读者、小读者重返童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