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创文化节 激发创新动力

2021-11-03 13:39:27    来源:科技日报

“青年医生要传承和发扬西迁前辈的精神,坚持科技创新,苦练临床本领,践行责任与担当。”11月2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届青年科技创新文化节之钱悳大讲堂开讲,重医附一院党委书记讲述了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钱悳当年从上海到重庆创立重医的故事,鼓励青年医生要厚植西迁精神,勇担医者使命。

11月1日至5日,重医附一院首届青年科技创新文化节举行,以“科技筑梦青春,创新点亮未来”为主题,旨在增强青年科技人才科学研究意识和科技素养。

钱悳大讲堂开讲。

讲述前辈故事 厚植西迁精神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许介绍,20世纪50年代,上海医学院分迁重庆建立重庆医学院,400余名上医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踏上援建内地的征途。他们中的200 余人扎根重庆,于1957年在主城之西的一片荒坡上,始创重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重医附一院)。当时,钱悳教授年过半百却毅然出征,到重医后作为创始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钱悳为解决上海嘉定、太仓等地暴发的血吸虫病做出卓越贡献。当时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只有酒石酸钾,这种静脉注射药剂需要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配伍稀释,但因遭受国外封锁,国内一时无法找到足够量的葡萄糖溶液。在钱悳的带领下,经过反复试验,得出了用生理盐水取代葡萄糖溶液与梯剂配伍进行静脉注射,可达到同样治疗效果的结论,将原来的20天疗程缩短为10天,并总结为“锑剂治疗血吸虫病10天疗法”进行大规模推广。

鉴于传统锑剂只能通过静脉给药,且血吸虫对其也逐渐产生了抗药,钱悳便开始组织团队对疗效高且具有体外杀虫作用的血防846(六氯对二甲苯)开展联合攻关研究,最后成功地将该药静脉注射改为口服,疗程也由20天缩短为7天,治愈率也大大提高。

表示,除钱悳教授之外,当年还有一大批追随他来重庆的(当时)国内各专业的顶尖专家,如重医附一院首任院长左景鉴教授、妇产科创始人司徒亮教授等等,均成为建院的主心骨和坚强支撑。

“青年医生要传承和发扬西迁前辈爱国爱民、艰苦奋斗、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崇高精神,践行责任与担当。”许表示,无论医学的范式和技术如何改变,都要恪守医德,厚植人文情怀,培养仁爱之心。

多领域突破 建设科研创新高地

“2021年的全球医疗热点,比如新冠疫情的控制、疫苗的研发及临床使用、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远程医疗等领域,重医人都做出了卓越贡献。”重医附一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罗勇介绍,该院的周新雨首次提出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方案,系列研究改变了美国FDA 用药规范,被全球多国权威医学指南推荐。

据悉,自2018年以来,在全国1306家三级综合医院绩效考核中,重医附一院综合排名第25位,跻身医疗“国家队”第一方阵。另外,重医附一院获批国家卫生健康委 “功能脑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国家层面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有省市重点实验室6个,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群体、中心及高水科研创新台6个。

为更好地建设科学创新高地,培养医学人才,重医附一院将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积极推进神经、骨科、妇产、呼吸、老年、精神科及综合类别申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疑难危重症诊治高地,推动“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医院外科化”。深入实施“学科提升工程”和“人才培养工程”。进一步创新完善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学科提升工程第一个三年期考核与验收,启动第二个三年期建设项目和人才配套项目。

“第一个三年里,我们计划投入科技创新基金6600万,实际投入7140万元。”许介绍,重医附一院将继续完善科技激励政策,充分使用学科创新基金,青年拔尖科技人才基金、青年卓越科技人才基金、学术带头人储备人才基金,激发科技人员积极和创造

青年科创文化节 激发创新动力

据了解,此次青年科技创新文化节以“科技筑梦青春,创新点亮未来”为主题,旨在增强青年科技人才科学研究意识和科技素养,注重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加强青年学术人才队伍建设,搭建重医附一院“学科提升工程”“人才培养工程”标志学术交流台,展示青年人才科技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

首日展开的是以“走进医院图书馆 助您探寻科研思路”为主题的图书馆开放日活动。其中科睿唯安高级培训师袁庆文面向青年科技工作者做了题为《利用ESI数据库洞悉前沿趋势,把握全球研究热点》的讲座,探寻全球科研前沿。还开展了“真人图书馆”活动,8名馆员分别对应介绍《玩转医院图书馆》这本书的8个章节,包括流通咨询、数字资源等。

本届科创节期间,重医附一院还将举办“长江医学创新论坛”“医学重点实验室开放日”“重医附一院学科提升工程人才项目评审”等活动,引导青年科技工作者传承和发扬西迁前辈的崇高精神,推动重医附一院青年科技工作者跨学科、跨领域的横向交流,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服务青年科技人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