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作室汇聚了10个厂的能工巧匠 “头脑风暴”解决技术难题

2021-09-01 15:08:10    来源:工人日报

航空工业沈飞公司“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有一句口号:“有技术难题就找劳模创新工作室”。沈飞公司是一家有1.5万多名职工的大型军工企业,人才济济,一个由工人领衔的创新工作室如何敢喊出这样的口号?

一个工作室汇聚了10个厂的能工巧匠

全国劳动模范王刚今年43岁,是沈飞公司数控加工厂铣工班班长,曾两次夺得全国职工技能大赛铣工冠军,是全公司第一个用个人名字命名的“王刚班”班长。2011年10月,沈飞公司成立了“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

王刚告诉记者,创新工作室成立之初,只有他们班的40个人,后来其他厂的职工也争相要求加入,于是实行了“会员制”,想加入的职工必须“有提高技能、钻研创新、坚持学的意愿”“能够按期向工作室上报创新成果,完成工作室任务”等,并且明确了淘汰的条件。虽然门槛不低,但职工报名依然非常踊跃,现在,“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已有会员86人,来自沈飞公司10个生产厂,有铣工、钳工、数控加工、车工等8个专业工种,汇集了劳动模范、技能专家、高级工程师等众多技术骨干。

沈飞公司55厂数控测量员景智是工作室的一员。2018年11月,在由中国科协、科技部和湖南省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擂台赛上,景智一路斩关夺隘,获得金奖。参加“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后,他发挥自己特长,已帮助解决了十几个技术难题。

今年年初,22厂加工的零件中有一种比卷略粗一点的导管,需用特制油漆在导管上打上沈飞加工标志,可试了激光打印、丝网印刷等多种方法,效果都不理想,为此,该厂向“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求援。景智指导这个厂的职工用胶皮按导管形状刻制成“印章”,沾上特制油漆,一印即可,解决了这一难题。线束厂弯头灌胶一直是手工操作,一桶胶5公斤,而干这活儿的多是女工,干得很辛苦,而且容易造成浪费。景智帮助设计了带支撑的容器,重量减轻一半,一按手柄就可操作。

汇集了全公司的各路人才,王刚喊出“有技术难题就找我们”,自然就有了底气。

“头脑风暴”解决技术难题

孙明是沈飞公司17厂高级技师、数控车工、全国技术能手,也是“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会员。2019年初,他接到任务,需要制作一个夹具,制作过程需要铣、钳、电、车等多工种配合。

孙明告诉记者,这种夹具仅靠他一个人、一个工种根本完成不了。于是,他把王刚、方文墨、孙志强等工作室会员请到17厂研究解决办法。这几人中,方文墨曾获全国第六届“振兴杯”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钳工工种第一名,孙志强曾获全国第十一届“振兴杯”维修电工第一名。4位能工巧匠各展特长,很快设计制作出这种夹具,经过三次试验,获得成功。

“‘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几乎囊括了全公司的能工巧匠,没有我们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孙明自豪地讲道。

工作室的会员有个惯: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就拿到创新工作室,集思广益,往往一次“头脑风暴”就能解决问题。

今年3月,沈飞公司13厂铣工高级技师由发强遇到了一个加工难题:新接一个加工薄壁功能附件任务。在加工企业有句行话:车工怕车杆、钳工怕钻眼、铣工怕铣扁。由发强要铣的这个“扁”实在太薄了,因为铣刀铣零件时温度升高,功能件太薄的话,一热就变形。他把这个技术难题在“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中抛了出来。有人介绍了一种方法,说在野外烤地瓜时,往往是把地瓜埋在沙子里,将沙子烧热了,用沙子的热度将地瓜烤熟,他建议由发强试试类似办法。由发强由此受到启发,在加工这个薄壁功能附件时,将里面先灌满沙子,然后再加工,因为热量被沙子分散吸收,变形问题解决了。他戏称解决这个加工难题用的是“烤地瓜理论”。

“快速到达现场、快速诊断原因、快速解决问题”,“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沈飞公司科研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截至今年6月,该工作室已实现技术革新、生产攻坚、工艺改进等600余项,16项成果获国家专利,技术问题解决率达100%,被职工们称为解决技术难题的“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