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3 15:07:48 来源:北京商报
京津冀协同已经走过七年旅程,七年来,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情况如何?7月10日,首都经贸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蓝皮书”),对此进行了分析解答。在京津冀产业协同过程中,北京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不过由于三地产业结构错位、梯度差异大,产业转移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专家认为,未来,三地应联合培养“顶尖”人才,以改变京津冀人才流失现状。
三地逐渐形成产业分工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北京依托自身强劲的创新动力,辐射带动津冀两地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京津冀城市群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关键举措。”蓝皮书中这样写道。
近些年,京津冀三地跨区域产业活动和创新联系更为活跃,北京外溢效应明显,天津和河北积极承接北京部分产业的疏解转移,三地间逐渐形成了产业分工。
北京创新研发成果的津冀应用就是一个例子。北京商报记者从中关村创业大街了解到,其在河北邢台建设了邢台中关村创业大街项目,将帮助现有科技型企业走出去发展。“研发在海淀、应用在邢台”,合作双方共同打造“中关村创业大街——京津冀协同创新港项目”。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天津市共引进北京项目3062个、投资到位额4482亿元。截至2020年底,河北省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24771个、产业活动单位9045个。
首都经贸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叶堂林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通过京津冀三地在打通产业链条上的联动发力,京津冀汽车产业形成了完整全链条、蔬菜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大数据产业有效实现优势互补、新能源装备产业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智能终端产业链领跑全国,京津冀五大产业实现同频共振,形成了产业链式发展。
体制机制一体化欠火候
不过,由于北京制造业的疏解和津冀承接缺乏有效衔接,对津冀地区的辐射带动仍相对有限。北京知诚社会组织众扶发展促进会会长任壮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京津冀产业协同仍存在问题,三地产业结构互补互融的一体化方面,前期对接不充分;津冀两地的营商环境水平、政务服务水平及政府信用等方面与北京还存在差距;三地产业链条完整度和先进性与东南地区也有差距。
蓝皮书研究指出,京津冀产业结构错位、梯度差异明显。从产业结构来看,2019年北京三次产业结构为0.3:16.2:83.5,第三产业占比高达83.5%。2019年天津三次产业结构为1.3:35.2:63.5,第三产业占比为63.5%。而河北在2018年实现服务业超过第二产业,201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0.0:38.7:51.3,第三产业占比仅为51.3%。
此外,2020年京津冀三地人均GDP分别为167638元、90175元和47419元,在全国排在第1、第7和第26位,河北人均GDP仅分别为北京、天津的28.3%、52.6%,在全国排在倒数第6位,造成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合作共享能力不足,引才难、留才难问题始终存在。
“目前的关键掣肘就是从体制机制上一体化程度不够,从组织、人社、财政、规划、民生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协同。未来可以三地联合建设科技服务和高端制造产业配套新城。”任壮说。
“人才链+产业链”两链融合
由于产业梯度大、营商环境水平参差,京津冀人才流失问题亟待解决。根据蓝皮书,2016-2019年,京津冀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4%、-1.9%、-2.9%、-4%,人才净流出且流出规模逐渐扩大,其中2016-2019年北京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7%、-2.3%、-2.8%、-3.9%,排除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严控人口的影响,津冀人才流动也从2016年、2017年的流入状态转变为2018年、2019年的流出状态。
津冀正处于新旧动能衔接交替的时期,传统产业加快调整,新动能培育还需时日,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方面存在不会接、接不住、留不下的问题。
对此,叶堂林建议,要确立人才链和产业链两链融合的发展格局,制定《京津冀产业人才协同规划》,创新京津冀两链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比如建立京津冀产业人才工作联动合作机制、京津冀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评估机制等。
他还建议,以京津冀“顶尖”人才联合培养“顶尖”人才,由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部际协调小组牵头,以北京云集的产业顶尖人才为核心,联合津冀两地产业顶尖人才组建导师团队,建立产业顶尖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分产业在京津冀高等院校、高层级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中选拔有实力、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专业带头人作为省市“顶尖人才”培养对象,实施产学研联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