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8 10:52:34 来源:北京商报
在国内外疫情仍具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再出好成绩。海关总署6月7日发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5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14万亿元,同比增长26.9%。自2020年6月我国进出口增速双双“转正”之后,至今已维持月度进出口连续增长一年的好成绩。特别是外供内需影响下,近两月进口得以保持高增长。不过,国际大宗商品涨价也传导到了我国,部分商品进口价格提升,影响下游企业利润。专家认为,未来我国进口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出口或将稳中有降。
内需拉动进口回升
5月,我国进出口均实现较快增长。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5月我国出口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8.1%;进口1.42万亿元,同比增长39.5%。值得注意的是,与今年3月进口增长27.7%相比,4、5月进口增速明显加快。从4月增长32.2%到5月增长39.5%,成绩可喜。
按美元计,前5个月,我国进口同比增长35.6%,较1-4月的31.9%继续加快。5月进口同比增长51.1%,较4月的43.1%继续加快。
进口回升明显与海外供给修复和内需拉动关系密切。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指出,海外供给修复配合低基数,我国进口增速显著回升。2020年二季度海外疫情开始大规模蔓延,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主要国家生产能力大幅下降,2020年5月进口同比为-12.7%,去年低基数对2021年5月进口有支撑。此外,海外供给波折修复叠加国内经济复位,推动了5月进口高增。
李超举例称,4月美国全部工业及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均环比回升,制造业领域的出货量、新订单、未完成订单等均边际改善,主要经济制造业PMI指数保持在较高的扩张水平,美国耐用品生产制造中的运输设备、杂项制造、木制品、机械制造等多项数据显著修复。
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王静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低基数影响,内需继续保持复苏态势也是进口增加的原因之一。5月我国制造业PMI生产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升至52.7%和50.9%,经济继续保持扩张态势”。
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
在进口总量增加的同时,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提升也影响到了我国原油、大豆等大宗商品进口的价格。
王静文分析称,近期CRB价格指数由4月末的532.09继续升至548.54,为2011年下半年以来最高水平,月均值同比涨幅49.37%,延续此前上涨态势并再创新高。
而在海关总署的数据中,铁矿砂、原油和大豆等商品进口量价齐升正是涨价现象的具体体现。前5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4.72亿吨,增长6%,进口均价为每吨1032.8元,上涨62.7%;原油2.21亿吨,增长2.3%,进口均价为每吨2809.2元,上涨9.1%;大豆3823.4万吨,增长12.8%,进口均价为每吨3290.7元,上涨18.7%;钢材609.7万吨,增长11.6%,进口均价为每吨7731.8元,上涨9.8%。
王静文表示,量价齐升源于两个方面因素,从价的方面看,这些商品的定价权都不在国内,而我国对于这些商品的进口依存度比较高,所以作为价格接受者我国必须承受价格上升的代价;从量的方面看,进口量的上升反映出目前内需恢复相对稳健。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海外疫情没有得到有效防控的情况下,全球产业链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度增强,大量海外订单回流中国导致了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大幅增加,由于我国制造业上游原材料对外依存度较高,也拉动了大宗商品的进口。
“从供需因素看,在供给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前提下,需求冲击一般会带来价格提升;从货币金融因素看,美国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带来全球流动性泛滥,投机资金进入大宗商品市场,让大宗商品价格水涨船高。”胡麒牧说。
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上升,对我国产生了哪些影响?在王静文看来,首先会通过输入渠道传导到购进品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导致PPI持续升高;此外,带动上游企业利润改善,但中下游企业利润受损,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恶化。
进口仍有望保持较高水平
从国际形势来看,我国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仍在增长。其中,作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在外贸进出口增幅上都显得格外突出。前5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1.82万亿元,增长41.3%,占12.3%。其中,对美国出口1.34万亿元,增长38.9%;自美国进口4783亿元,增长48.5%。相比之下,同期我国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的进出口、进口、出口增长均在29%左右。
王静文对此表示,中美之间进出口贸易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目前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场景:美国由于生产尚未完全修复,4月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4.1%,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所以从中国的进口速度仍保持较高水平。而我国在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之下,加大了对大豆以及其他农产品的进口规模,从美国的进口增速也保持在较高水平。前5个月我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近日透露,中美经贸领域已经开始正常沟通。双方都认为中美经济、贸易关系十分重要,存在诸多可以合作的具体领域。
胡麒牧对此表示,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但中国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市场对中国制造有较高依赖,中国是全球最大制造业基地,美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双方经济互补性非常强,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还是应当回到务实沟通协调的轨道上来。
“经贸领域正常沟通后,预计我国将继续履行进口协议,加大从美国进口规模;但随着美国生产能力的修复,以及其国内的服务业对进口商品的替代,预计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速将会逐渐回落,由此将会导致贸易顺差逐渐收窄。”王静文说。
那么未来时期内,我国外贸进出口能否持续目前的向好态势呢?王静文分析道,从出口来看,预计未来几个月仍将保持韧性。一方面,欧美随着疫苗接种范围扩大,经济持续复苏,会带动商品进口需求;另一方面,印度疫情在东亚地区的扩散,可能会导致相关经济体生产停滞,订单将会向中国转移。不过,随着下半年出口基数抬升,我国出口增速将会逐渐回落。从进口来看,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仍在冲高,与出口相比,进口基数并不高,而且我国内需仍然保持稳健,因此未来几个月进口仍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
“从全球经济复苏角度来看,下半年外贸依然乐观,不过考虑去年下半年外贸快速增长带来的基数提高,预计下半年外贸同比增速是稳中有降。”胡麒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