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5 16:45: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在我跟老伴儿需要买菜、取快递,直接在家里智能呼叫,很方便。”25日,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安公社区一小区内,84岁的老人王永福在家中按下智能呼叫按钮,很快,养老管家汪晓莉便打来电话,询问具体需求。
上述场景,是当前中国智慧养老服务业的一个切片。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54亿。“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迈入中度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各类软硬件技术产品嵌入社区的智慧养老模式,逐渐在中国各地成为趋势。
“截至目前,四川老年人口已突破1700万大关,人口老龄化率超20%,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邓为近日表示,从2020年开始,四川重点以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为枢纽,试点建设智慧养老社区,打造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安公社区智慧养老项目正在进行这一探索。该模式通过在老人卧室安装主动健康感知器,收集老人作息睡眠动态数据,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形成“需关爱指数”,随后通过物联网传输到平台,并分发给老人子女和社区(机构)。同时在老人家中安装智能呼叫按钮,实现一键求助。
王永福是安公社区首批“吃螃蟹”的老人之一。他告诉记者,安装在客厅、卧室和卫生间的智能呼叫按钮,是他日常使用最多的智能养老服务设备。
记者在现场看到,王永福按下按钮后,养老管家汪晓莉的手机上立即收到提示,并在社区养老驿站的系统上同步显示。
“我们的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可以显示每一位老人的基本信息、基础疾病、呼叫次数以及日常需求,如定期外出就医、康复理疗。”汪晓莉说,在大数据的帮助下,养老管家和志愿者实现了对老人的精准服务。
安公社区党委书记张彪说,当前该社区的智慧养老试点涵盖了200余位老人,成效显著。老人们的健康大数据通过智慧养老平台传送,使医养机构实现互联互通,提升了养老效率,“还为管理部门提供大数据分析、智慧监管、辅助决策及各项智慧医疗管理服务”。
不惟四川,当前智慧养老社区已在全国各地落地。在上海,独居老人家中的智能水表实时监测用水情况,12小时内用水量一旦低于0.01立方米,街道平台就会收到报警信息;在杭州,高龄、失能老人遇到紧急突发情况时,只需按下手机终端上的红色按钮即可实现一键呼救……
“当前,国内的智慧养老社区不缺智慧化的技术手段,缺的是服务模式。”国内某智慧养老品牌创始人徐诚表示,近年来中国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应用在养老服务业不存在技术瓶颈,急需探索的是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养老服务终归是面向老年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服务”。
长期在社区工作的张彪同样认为,靠养老机构无法满足各地的庞大需求,智慧养老社区必将是未来主流,“我们必须沉下去,使用技术手段解决老人的日常生活问题,并形成常态化的服务模式,这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