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2 09:45:2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老人们在青海省西宁市新宁路社区养老院聊天。
记者张 龙摄
“你看,直接在手机上一搜,养老院在哪、有啥设施,咱都能知道。”北京朝阳区的刘大爷最近刚退休,正准备联系合适的养老院。刚刚学会用手机上网的他,已经通过“养老通”小程序,找到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依托“互联网+”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支持连锁化、综合化、品牌化运营。互联网,正越来越深入老年人的生活。
“手机上轻轻一点,啥服务都有”
“互联网+养老”,即秉承互联网开放、便捷、分享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思维与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建设相融合。而最新提出的“点菜式”养老服务,是让老年人通过社区、企业等搭建的互联网养老平台,提出多样化需求并获得即时解决,就像在饭馆点菜、上网购物一样方便、快捷。
在北京市新源西里社区的李奶奶看来,“点菜式”养老服务能为她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现在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啥服务都有。”年初刚做完手术的她,腿脚还不是很方便,于是在微信小程序“安养”上预定了家政保洁服务。十几分钟内,保洁公司便派出专门的服务人员上门对接。
李奶奶告诉记者,她还使用过心理疏导、跑腿代购等服务,收费都在十几元左右。“自从儿子教会我用手机,感觉老年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了!”李奶奶说。
互联网养老服务如今正覆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生活领域。例如,在老人最关注的健康领域,利用互联网技术,老人可以随时享受到医疗服务,甚至可以应急。福州市金太阳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引进了一种定位手环,老人一旦感到身体不适,只要按下手环上的“SOS”按钮,就能拨通应急救助服务平台专线,服务中心通过手环上的定位系统确定老人所在位置,并就近派遣助老员上门服务。
互联网养老服务,还能满足老年人的文娱需求。深圳市养老管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养老管家”的微信小程序,老人们可以写随笔,分享自己的生活,与其他老人进行互动,也可以在“英语角”“口琴社”“运动营”等版块购买课程,找到志同道合的网友共同学习,或者在线向老师提问。
一键呼救,只需动动手指
近年来,全国多地积极建设“互联网+养老”平台,社区化养老、居家养老的模式逐渐铺开。
例如,上海市推出“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对于上海市民来说,无论是寻找养老服务政策与资源,还是寻求线上线下的“养老顾问”帮助,都只需动动手指。自启动“互联网+社区养老”服务项目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建设了7个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构建了全市“互联网+社区养老”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已经实现了市区全覆盖,日均服务老人3000余人次。
城市在实践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新模式的同时,互联网也逐渐融入乡村养老当中。
为了让农村及偏远山区的老年人也能享受专业化组织提供的养老服务,宁夏回族自治区建成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覆盖乡村,为所有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影像设备和静态心电、音视频终端等,可为老人实现远程会诊;福州青盛亿家福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为特困供养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等老人免费发放具备定位功能,可以一键智能呼救的手机,随时响应需求,提供紧急援助;河南许昌出台农村敬老院3年提升计划、推进鄢陵国家健康养老示范区建设等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互联网养老入村。
老年人用好互联网是关键
在“互联网+养老”的平台建设、模式探索已取得初步效果的背景下,老百姓对更快捷、方便的网上养老服务有着更多期待。
山东青岛的退休老干部孙广耀表示,自己和身边的老人都还没有体验过“互联网+养老服务”,尤其是医疗方面,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看病还是要费力气跑腿儿。他希望有更多的互联网养老服务,也能有相关的教程和指导人员,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互联网的红利。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副教授张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在技术层面,实现“互联网+养老”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关键是针对老年群体的培训要做到位。让老年人利用好互联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照顾,才能真正达到“互联网+养老”的目标。
谈及“互联网+养老”的未来发展,张军认为,互联网可以让远程护理成为可能,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这为很多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也有利于新的治疗方式出现。“我主要进行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研究,依托互联网进行人工智能、游戏化治疗,为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提供认知功能的康复和锻炼。”张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