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的步伐越来越快

2020-02-03 08:27:30    来源:人民日报

两亩多水田,边犁边平整。20多分钟,伴随着“哒哒”的拖拉机声,机耕就完活了。

趁着节日空闲,在重庆垫江普顺镇东风村,宁佐波还在为农户犁田翻地,以备开春播种。

“从翻地插秧到打药收割,全程都是机械干,以前哪儿敢想?”站在田埂上,宁佐波指着自己的拖拉机感叹。也是在春寒料峭的水田里,20年前的他赤着脚踩冰水,扶着沉重的犁头赶头老水牛,翻两亩地得一天。

如今,宁佐波在村里成立了平坝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机械化服务,包括机耕、育秧、烘干等环节。

走进合作社,20多台大小型机械设备安静地“躺”着。万物冬藏,它们才迎来片刻休息。介绍起自己的机器宝贝,宁佐波如数家珍,“收割机、烘干机、拖车。你看,这是刚买的新型插秧机,有3个机械手臂,效率高得很。”话音未落,他跳上车去,发动引擎开始演示。

10年前,宁佐波买了自己的第一台收割机。一到麦收季节,就要跑遍大半个中国。“从广东到湖北,从江苏到四川,最远还去过东北。”宁佐波说,那时候,只有收割才用得上机械化,干半年就得休半年。

“现在,全年都不得闲。”宁佐波说,如今土地集约化经营,农民也喜欢上了全程机械化服务。宁佐波瞅准了机械化种地的路子,挣的钱全投资买了机器,从机耕、飞播、育秧、机插、飞防、机收到烘干,可以实现全程机械化,合作社愈发壮大。

“大户多了,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大了。”垫江县农机安全监理站副站长余仕祥说,近几年,成体系、规模化的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垫江,农机合作社已有47家,其中具备全程社会化服务能力的有17家。全县90%的土地实现机收,80%的土地实现机耕。

“国家政策对农机的补贴高,这事干得成。”宁佐波拿自己刚买的插秧机举例,14万元的机器,项目补贴2万元,国家资金再支持50%,自己只用花6万多元。

在广袤的田野里,“机器换人”的步伐越来越快。农业的效率在提升,成本在降低,农民种粮的效益也高起来了。

站在田埂上的宁佐波感触更加明显。他指着脚上的皮鞋说:“有了这群‘铁牛’,我穿着皮鞋都能耕田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