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阿富汗国宝“守护神”

2019-12-23 14:49:5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的故宫珍藏,也曾如阿富汗国宝一般,经历过漂泊命运。抗战期间,为保护珍贵文物不落入敌手,故宫博物院组织文物分批南迁。
  图为当年运输队经过四川乐山的情景。

“迫于形势,被保护的国宝不得不离开家乡,开始它们长达10年的海外‘流浪’之旅,这是一个多灾多难但文化灿烂的国家,和从前的我们极其相似。”

“我们深知战争足以摧毁民族的自信和自尊。所以这一次阿富汗国宝来到中国,中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充当‘守护神’。”

——中国网友在网络上发表的参观感言

从2017年8月到2019年10月,一场吸引了无数中国观众的文物巡展在中国7个省市相继展出。这个展览来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邻国阿富汗。展览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国内多家省级博物馆和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

阿富汗:

文明的交汇地

数千年来,希腊文明、草原文明、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在此碰撞激荡,各路商旅在此中转,催生了灿烂的多元文化,但这里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痛苦。近代以来,更是屡次沦为大国博弈的掠夺场,英国、苏联和美国的入侵给阿富汗人民和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至今仍未走出战乱的阴影。战争、贫穷、难民、爆炸、恐袭,这些词似乎就是今天人们对阿富汗的主要印象。大家似乎已经忘记了两千多年来这里曾经的辉煌文明。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

国运的缩影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始建于1919年,并于1924年正式开放。这里主要收藏阿富汗各地出土的史前遗物和受希腊文明影响的贵霜王国时代的佛像、印度教神像、伊斯兰时代文物、各历史时期的钱币和民俗文物等,藏品种类非常丰富,总数约10万组以上,是阿富汗最大的博物馆。

地理位置的特殊造就了这样一批独具特色的文物,也为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噩梦。自1979年苏联入侵开始,阿富汗再次陷入动荡。士兵趁机洗劫了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把精美的文物拿到黑市上变卖,用博物馆的文件点燃营火。1994年,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被炮弹击中,顶楼毁于一旦。在近百年的历史中,曾经拥有10万多件藏品的博物馆,绝大多数馆藏文物在战乱中被劫掠、毁坏,甚至永远消失。一些相对幸运的文物,也只能被迫出国“避难”。

2003年,阿富汗国内局势日趋稳定,经过修缮的博物馆获得重生。2005年,时任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赴法国访问时,法国总统希拉克向他提出希望安排阿富汗文物展访问法国的愿望。在卡尔扎伊的授权下,阿富汗国家博物馆与法国吉美博物馆的一批专家挑选出了231件(套)珍贵藏品,主要出自法罗尔丘地、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贝格拉姆四处考古遗址。

自2006年开始,这批令世界瞩目的阿富汗珍宝在法国、意大利、荷兰、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全球多地巡展。人们被这些两千年前的多元文明遗存所震撼,也向世代以来这些文物的守护者表达敬意。2019年,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迎来建馆100周年,正如博物馆前镌刻着的那句话,“ANATIONSTAYSALIVEWHENITSCULTURESTAYSALIVE。”是的,“文化在则国家存”。这句话背后有着一种悲壮和酸楚的情愫,但也的确道出了阿富汗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坚韧和顽强的生命力。

中国巡展:

古代丝路的回响

2017年3月,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了《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展览,这231件阿富汗珍贵文物来到了中国。然而,原本计划在故宫博物院展毕之后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展出的这批文物,由于种种原因被临时取消了展览安排。

在此情况之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积极与相关单位商议,在后续资金尚没有落实的情况下,积极协调日本黄山美术株式会社、阿富汗国家信息文化部、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阿富汗驻华使馆、中国驻阿富汗使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等单位,最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抉择:让这批文物在中国继续巡展。于是,敦煌、成都、郑州、深圳、长沙、清华、南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展览相继在这些地方成功展出,观众人数近150万。

2019年5月,在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下,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阿富汗国宝展被作为特展纳入大会计划,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3个月。两国高层对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展是中阿两国十几年以来人文交流领域最重要的项目,对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传播丝路历史文化做出了贡献。国内博物馆业界和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广泛好评和欢迎,普遍认为是近年来在华展出时间最长、跨越文明最广,精品数量最多、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外国文物展之一。

多方努力:

丝路文明引发关注

此次巡展中,各家博物馆与阿方专家一起精心配合,在陈列、宣传和文创开发等方面各显其能,办出了自家风格,也让这些千年文物闪耀出各自独特的光华。国内多家电视台和网络自媒体竞相利用专访和讲座的方式邀请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长向中国观众介绍展品背后的故事。除了出版画册图录外,南京博物院专门针对此展精心设计开发了系列文创,湖南省博物馆制作了吸引观众参与互动的图片和益智玩具,都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同时,对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展览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由于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升,这个展览每到一地,都会引发文物和丝路文化爱好者的极大兴趣,使展览成为许多博客网红的签到处。为期两年多的巡展,可以说为中国公众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丝绸之路”文明史和阿富汗历史的公开课。巡展也在全国引发了一波关于古代丝路历史和文化的学习热,大夏国、吐火罗、大月氏、贵霜王国、葱岭咸海……这些名词成为热搜对象。公众对于丝路和阿富汗这个国家的前世今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自然而然也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怀。

链接:

阿富汗是古丝路的重要节点,玄奘西行途经于此。1978年,考古学家维克托·萨瑞阿尼迪在阿富汗北部蒂拉丘地发现了数座古代墓葬,除了两万多件黄金制品,还汇集了安息银币、罗马金币、希腊神灵、中国西汉铜镜与丝绸、叙利亚玻璃器、印度象牙雕件等,被公认为丝绸之路上迄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这也佐证了公元前后的阿富汗确为文明的十字路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