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3 09:30:26 来源:人民日报
新职业拥有广阔前景和巨大空间,将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彰显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源活力与技术创新力
健康管理师、收纳师、数字化管理员、网约导游……近年来,一大批新职业应运而生,并获得蓬勃发展。有调查显示,新职业的从业者以年轻人为主,80后和90后人员占比超90%,一大批毕业生对新职业兴趣浓厚,既为年轻人就业提供了多元选择,也折射出全新的就业观。
应该说,新职业的大量涌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从需求侧看,消费力增强和消费升级呼唤新职业的出现。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消费观念的巨大转变,一些个性化、潮流化、定制化的服务更易受到青睐,以更加贴近人们消费新需求的各类新职业的出现恰逢其时,填补市场空白,可以说,每一种新职业都是映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面镜子。
从供给侧看,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促成新职业的涌现。可以看到,部分新职业是技术升级或新技术使用带来的,如网约车司机等;部分新职业是产业融合新业态带来的,如线上推广员等;还有部分新职业是服务模式创新带来的,如本地向导员等。这些饱含时代感的新职业,彰显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源活力与技术创新力。
新职业拥有的广阔前景和巨大空间,将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甚至有可能掀起一场新的“就业革命”。但也应看到,相对于传统职业而言,新职业始终处于不断变革和创新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
——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由于岗位描述尚难以完全界定清晰,使得新职业在职业认定上没法直接归类,从而在管理规范、政策扶持上面临着一些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羁绊。
——监管体系尚未有效建立。目前针对新职业的监管体制机制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让部分打着“新职业”幌子实际从事不法行为的人有了钻空子的机会,一些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上当受骗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新职业的社会认可度。
——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不到位。部分新职业从业者缺乏稳定雇主,导致劳动合同签约率低、社会保险参保率低,从业者劳动关系不稳定、维权机制不健全,短期内带来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但长期看可能为社会稳定埋下隐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何才能让野蛮生长的新职业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促进新职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立标准。部分新职业,如健康管理师、食品造型师、数字化管理员等涉及健康卫生、数据资料等敏感信息,必须有严格的合法审查和资格认定。一些新职业需要从业者具备必需的技能和职业认同感,必须建立起严格的行业规范和准入标准。
其次要强监管。服务平台公司已成为新职业的重要载体,也是从业者的集散地。一方面,相关部门要秉承审慎监管原则,加强对平台公司的监督和管理,包括开办资质认定、业务资格审核、社会信用监督等,促其合法运营合规服务,特别是要处理好当前“放管服”改革与规范监管的责任边界和协调关系。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平台公司对从业者的规范管理办法,不能“只收费、不监管”或者听之任之,特别是对明显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早防范,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最后要建体系。新职业不会一新到底,要想立得住得长久,需要对从业者展开持续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新职业的特点,设计出一套适用性强、匹配度高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绩效考核乃至培训方式等,让新职业从业者愿意培训、安心培训,真正将技能培训与职业发展有效融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