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排是中国近年来空气质量改善的主导因素

2019-11-22 14:01:57    来源:光明日报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近年来,一系列政策接连出台。其中,什么才是促使空气质量改善的最有效因素?

日前,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院士课题组、贺克斌院士课题组、地球系统科学系张强教授课题组合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题为《2013-2017年间中国PM2.5空气质量改善的驱动力》的论文,评估了2013-2017年间我国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改善情况和健康效益,定量分析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各项政策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贡献。研究发现,“大气十条”实施以来,2013-2017年间全国人群PM2.5暴露水平从61.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2.0微克/立方米,下降32%,减排是中国近年来空气质量改善的主导因素。

成效:

观测数据证实“大气十条”目标超额完成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气污染事件频发,对居民公共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为解决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切实改善空气质量,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实施了“大气十条”,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气污染防治总体思路,提出10条35项重点任务措施,对2017年全国及重点区域、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改善提出了具体要求。“大气十条”实施以来,重点地区污染状况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显著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各项政策对空气质量改善起到了多大作用,一直是政府和公众关心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为全面评估“大气十条”的落实成效,中国工程院组织开展了“大气十条”实施效果终期评估工作,分析了2013—2017年间空气质量改善情况,梳理了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评估了各项政策对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贡献。

其中,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在梳理总结五年间空气污染治理措施的基础上,依托清华开发的中国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结合大气化学传输模型和大气污染暴露-响应模型,评估了2013—2017年间中国PM2.5污染改善的主要驱动因素,发现2013—2017年间全国人群PM2.5暴露水平从61.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2.0微克/立方米,下降32%。

减排是中国近年来空气质量改善的主导因素,而年际气象条件变化影响较小。减排和气象条件变化对全国人群PM2.5暴露水平下降的贡献分别为91%和9%。通过“大气十条”主要政策实施,全国范围内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64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800万吨,一次PM2.5排放350万吨。工业行业提标改造(包括电力超低排放改造和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提标改造)、燃煤锅炉整治、落后产能淘汰以及民用燃料清洁化是对空气质量改善最为有效的四项政策。上述四项政策措施分别使全国人群PM2.5浓度暴露水平下降了6.6、4.4、2.8和2.2微克/立方米。

“无论从地面观测数据还是卫星遥感观测数据都证实‘大气十条’的目标全面完成。相比2013年,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了39.6%、34.3%和27.7%,超额完成‘大气十条’目标。”郝吉明告诉记者,“特别是北京市2017年的PM2.5年均浓度达到58微克/立方米,实现了国内外普遍认为难以完成的目标。”

挑战:

空气质量管理进入PM2.5和臭氧协同防治“深水区”

研究同时发现,虽然我国空气质量大幅改善,但2017年全国338个城市中尚有64%的城市PM2.5年均浓度不达标,我国PM2.5污染防控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PM2.5仍需要继续大幅度下降,然而全国范围内PM2.5进一步下降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张强告诉记者,PM2.5超标城市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地区、苏皖鲁豫交界地区、成渝地区、长三角北部地区,以及新疆乌昌地区比较集中,“尽管造成每个城市污染超标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偏煤炭的能源结构、偏重化工的产业结构、偏公路的运输结构,以及扩散条件不利、大气容量偏低,是造成PM2.5污染严重的共性原因。”

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空气质量管理已进入PM2.5和臭氧协同防治的“深水区”。

“大气臭氧污染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主要由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在光照条件下通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生成。其污染程度与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前体物浓度,以及光照、温度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贺克斌表示,当前,全国臭氧污染呈现上升趋势,且已有研究表明降低PM2.5浓度可能加剧臭氧污染形势,“现有研究结果表明,PM2.5和臭氧污染是彼此关联的大气二次污染问题,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同时是PM2.5和臭氧形成的重要前体物。”

对策:

从污染控制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变

“‘大气十条’的实施起到了倒逼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然而,总体上能源、产业和交通结构调整的大气污染物削减潜力还有待大力释放,并逐步成为空气质量改善的主导因素,为此急需加快推动空气质量改善的途径逐步从污染控制向绿色发展模式的探索转变。”郝吉明告诉记者。

为此,研究进一步建议,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必须在巩固和深化“大气十条”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政策基础上,加大力度释放能源、产业和交通结构调整的污染减排潜力;同时实施更加严格的非电工业行业控制政策,实施柴油机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挥发性有机物(VOC)减排工程,推进农业和畜牧业氨排放治理,加大氮氧化物、VOC和氨减排力度,实现全国空气质量持续稳定改善,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

郝吉明、贺克斌和张强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张强和清华地学系博士毕业生郑逸璇和同丹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十多家单位的二十多位院士专家参与了该项研究。研究受到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