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9 16:07:41 来源:中国青年报
江苏首例贩卖新型毒品“小树枝”案一审宣判
警惕伸向90后的“魔爪”
长约4.5厘米,直径约2毫米,颜色呈黑褐色,外观似树枝。这是一种新型毒品“小树枝”,含有我国列明管控的新精神活性物质AMB-FUBINACA成分,经唾液分解后,吸食者会出现头晕、恶心、气短、胸痛等症状,严重的会引起心脏骤停和失去意识。
据了解,“小树枝”又称“雅典娜小树枝”“维纳斯香薰”“派对小树枝”等,从属于第三代毒品,虽未被国际禁毒公约管制,但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甚至更强的兴奋、致幻效果,危害比海洛因等第一代毒品更大。因强烈的致幻效果迎合了部分青少年追求刺激的需求,近年来,“小树枝”在流连夜店、酒吧的年轻人群体中盛行,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日前,江苏江阴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江苏省首例贩卖新型毒品“小树枝”案一审宣判,江阴市人民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朱峰(化名)有期徒刑6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剥夺政治权利1年。
新型毒品穿上伪装衣,销售更隐蔽
出生于1993年的朱峰有两个孩子,在快递行业工作,虽然辛苦些,日子却是平凡而温馨。
2018年2月,朱峰认识了杭州的郑秋(化名),并第一次听说“小树枝”。当时,他就觉得卖这个东西很赚钱,买的人多,钱来得快。家里经济压力大,他想谋个副业改善下生活。
随即,朱峰就向郑秋购买了“小树枝”的原料,那是一包用塑料袋裹着的深绿色粉状物,通过上网学习教程、购买辅助材料工具,朱峰开始学习制作“小树枝”。
“我其实也不知道具体材料的配比,就是稍微混合一下,晒干后切成树枝的大小,成品约0.1克每根。”朱峰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自己制作后也“尝”过,感觉头脑发热,人很精神。
“小树枝”制作出来后,朱峰一直在思考,通过何种方式销售又快又隐蔽。朱峰用来销售的微信号是AAA霸道,为了扩大客源专门印制了一些名片,“郑秋告诉我,‘小树枝’的主要顾客在酒吧中,所以我经常去酒吧散发名片。”
朱峰的“客户”越来越多,他还被介绍给其他顾客,这样的互相介绍在圈子里很普遍。面对新客户,朱峰还会赠送附加的“吸食教学视频”。
朱峰说,每根“小树枝”成本大约是10元,销售价格在150元至300元不等,目前售出了200多根,销售对象主要是晚上玩通宵、喜欢刺激的20岁出头的青年,交易时间基本都是在凌晨左右。销售地点多是各个酒吧或者宾馆等公共场所。
接单渠道打通后,朱峰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送货。“我父亲朱平(化名)在无锡是开滴滴的,我当时就考虑到可以让他帮着‘带货’。”
与客户谈好价格后,朱峰就把客户的联系电话、地址、数量等告诉朱平,安排送货。
对一些较远的地区,朱峰有时会安排快车或快递公司、美团跑腿送货。由于“小树枝”外形与“线香”相似,当运输方问及货物品种时,朱峰一般会解释是熏香或者芯片。
“微信接单、现代快递、美团送货相结合,俨然组成了毒品交易的新链条。”有着多年毒品犯罪类案件办理经验的江阴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龚雪娇说,如果说之前的毒品交易是私下、面对面进行的,那么现代毒品交易的隐蔽性就更强了。
龚雪娇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新型毒品首先外形极具迷惑性,善于伪装成各种花样,以“小树枝”的外形出现,等于给毒品穿上了一层“伪装衣”。而且,“小树枝”的吸食方式不同于传统毒品的注射、烫吸,它一般分成若干段,混在香烟中吸食,方式相对隐蔽,加上隐蔽的运送交易方式,使得打击、惩治新型毒品犯罪更具挑战性。
吸食者是有固定交友圈子的年轻人,一人沾染整个圈子沦陷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不管是新型毒品“小树枝”的贩卖者,还是吸食者,大多是90后年轻人,且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接受过大学教育。
“办理该案中,我们发现,吸食‘小树枝’的基本都是17岁至28岁的青少年,其中还有未成年人,他们有固定的交友圈子。”江阴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许新学说,新型毒品吸食人员虽然来自不同阶层、从事不同行业,但年轻、有固定的交友圈子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在这些年轻人的圈子中,追求独特、前卫新潮是他们的典型特征,只要一个人沾染上新型毒品,很快整个圈子便会跟风沦陷。
“小树枝”在国外未被国际禁毒公约管制,吸食是合法的,在国内却属于国家管制类物品。因此,一些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也是吸食“小树枝”的重点人群。“新型毒品很难从吸食者身上检测出来,但其危害程度丝毫不亚于诸如海洛因、冰毒、K粉等传统毒品。”许新学说。
根据今年1月16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印发的《3种合成大麻素依赖性折算表》,1克“小树枝”相当于5.5克海洛因,危害性更大。
毒品不仅侵蚀健康,还会腐蚀灵魂。青少年群体由于年纪小,对事物充满好奇心,辨别能力不强,法律意识不深,容易滑向毒品犯罪的深渊。
许新学建议,应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在价值导向上下功夫,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预防,让青少年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对新型毒品的辨识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远离毒品。同时,公安、交通、邮政等职能部门要做好禁毒宣传,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的禁毒教育,完善快递物流监管,强化身份验证、视频监控等技术的运用,从物流渠道掐断新型毒品的传输途径。(通讯员 赵春燕 记者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