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公安胜利警方:刘建章:名不虚传的“金牌调解之星”

2018-02-28 15:17:00    来源:

36岁的刘建章,干过刑侦,当过特警,还有新警培训教官的经历,现任新乡市公安局胜利分局治安管理大队教导员。从警13年,不能凭借一股热劲儿,而是凭借锲而不舍的钻劲儿是他对公安工作最大的感触和感悟。辗转几年,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个人“嘉奖”5次,并被评为“全市首届最美警察”。

转任治安岗位六年来,化解矛盾纠纷,调解邻里小事成了刘建章工作的重头戏,诚心、恒心、耐心是他开展调解工作的前提,“讲清事理、说透法理、贯通情理”是他总结出的经验,也是他在调解工作中坚守的“12字”法则。因调解工作做到了极致,刘建章2015年被省政法委评为“河南十大金牌调解之星”,也是全省十八地市公安机关唯一获得此荣誉的民警。

“对每一起纠纷案件,都会负责到底,就是十天半个月不休息,也要维护当事人的权益,保障他们的利益。”用胜利分局副局长常保柱的话说,刘建章是一个名不虚传的“金牌调解之星”。从事治安调解工作6年来,直接参与调解的矛盾纠纷高达700余起,没有发生一次“回炉”事件,更没有发生一起信访案件。

辗转两省三市23天追逃 事故纠纷终化解

调节纠纷、化解矛盾、维护公平正义是刘建章开展调解工作的宗旨,他被数以千计的老百姓称为“公平秤”、“沟通桥”。他调解起来案事件“上瘾”,小纠纷一调需要几个小时,大纠纷一调则需要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但他从来不说半个“不”字。

2013年6月,开车来新乡办事的王某,途经胜利辖区时,与一辆白色轿车发生剐蹭。对方人多势众,不分青红皂白,就对王某拳打脚踢,造成王某视力受损。

接警后,刘建章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与双方当事人积极沟通。调解中,当事双方面红耳赤,脾气暴躁,刘建章不恼不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了尽早化解事件,最大限度保障王某的利益,直到晚上10点,十几个小时的调解过程,刘建章滴水未进,但最终因医药费问题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当天事,当天办。24小时之内是调解纠纷的最佳时间。”刘建章为了能够让当事双方静下心来,缓解紧张的氛围,他自掏腰包为双方当事人买来了盒饭,边吃边聊。慢慢的当事双方情绪不再激动,刘建章抓住有利时间,将当事双方分开到两个房间,再次架起“沟通桥”,不停的来回传达王某的要求,讲述对方的经济困难。苦口婆心,就这样来回奔波50余次,直到深夜三点,就医药费问题仍然没有达成协议。

时间一天天过去,王某的眼部伤情逐渐加重,多次前往南京等地就诊,仅医药费就高达7万多元。经鉴定,王某眼部为轻伤。再次传唤对方时电话已经无法接通。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王某的利益,刘建章第一时间将打人者上网追逃。临近中秋的一天,刘建章的儿子突然发起高烧,恰在这时刘建章得知嫌疑人藏匿在湖北省。左右为难时,一想到王某的医药费,刘建章果断将孩子住院的事情交给了他的同事,踏上了追逃的路。

刘建章先后辗转内蒙、湖北等两省三市,一晃23天过去,中秋节也没有回来与家人团圆。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嫌疑人最终在包头被抓捕归案。后经刘建章多次调解,王某的医药费及误工费全部补偿到位,打人者也被依法刑事拘留。

“他为民着想,公平公正,确实保护了我们老百姓的利益。”事后,王某还专门制作一幅锦旗送给刘建章。

来回80余次 连续120多个小时调解医患纠纷

矛盾纠纷可大可小,处理不当即可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在刘建章看来,在做好一名“基层调解员”的前提是做好人民警察,在调解每一起案件时,都站在人民的角度,全心全意为人民着想,尽心竭力为人民办事,这样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调解工作才能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2014年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正在巡逻的刘建章接到指挥中心指令,称辖区某医院发生医患纠纷,死者家属围堵医院大门。刘建章带领民警迅速赶往现场,发现有20多人用花圈已将医院大门和路口堵塞的水泄不通。

刘建章发现,医院和死者家属正在“唇枪舌战”。死者家属扬言要让主治医生给死者下跪。现场气氛剑拔弩张,随时可能演变成大规模斗殴事件。面对此种情形,刘建章快步走到双方中间:“我是治安大队教导员刘建章,请家属带我到死者病房”,在家属的引领下,刘建章向死者深深的鞠了四个躬,家属的情绪瞬间稳定了很多。他告知家属逝者已逝,肯定会给他一个交代,但围堵医院大门是违法的行为,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是公安机关的职责。同时,医院是人民的医院,要保障其他患者的生命通道,撤掉花圈,打开通道,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一意孤行,公安机关坚决依法打击处理违法者。

民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家属慢慢让开了医院的生命通道,医患双方在刘建章的劝说中开始了艰难的调解。从上午到下午再到晚上,十几个小时的调解因为双方分歧太大一直没有结果,而家属也拒绝将尸体送至殡仪馆,祭灶日就这样度过了!

第二天,天空刮起了四五级风。早上六点,刘建章就来到医院和医患双方继续交谈,与家属谈、和医院谈、再与家属谈……调解正在进行着,意外发生了。家属情绪激动,直接在病房大楼大厅搭起了灵棚,烧纸钱,放哀乐,迅速引起了上百群众围观,医院不满家属的行为,双方矛盾再次一触即发。

刘建章立即向分局汇报,要求增加警力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并迅速找出医患双方代表做工作。同时,他独自一人走到一楼大厅,呵斥无知家属,不仅扰乱了医院就医秩序,也影响了其他群众的看病环境。刘建章情理、法制兼施,立场坚定,立即得到现场群众的响应,家属也认识到行为方式不合情理,很快撤走了灵棚等物,调解继续进行。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由于双方分歧较大,调解从24日一直持续到28日,长达120多个小时,刘建章每天早上六点至晚上十二点不停的穿行在医患双方之间多达80余次的“讲情说理”,最终在除夕的前一天使双方达成一致,家属在签完调解协议后突然给刘建章跪下,向他表达深深的谢意。

这样的场面,这样的纠纷,连刘建章同志自己都已记不清了有多少次,他只知道这种调解工作,他早已习以为常。

上门调解26次 化解兄弟10年积怨

“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这兄弟两个斗了10年的气,打了几十次,原来这跟筋是刘建章。”在刘建章调解过的众多纠纷中,一对亲兄弟的故事一直让村民津津乐道。“只要肯用心,再粗的铁棒刘建章也能磨成针。”

刘建章老家是封丘的,其父亲11年前突发脑出血,一直卧病在床,其母亲2015年突然得了脑梗,生活勉强自理,对他来说,父母身体健康是儿孙最大的幸福,能让父母健康、快乐、舒心的安享晚年是他最大的追求。

2014年冬天,刘建章周末时间回老家看望父母,在其母亲的闲言碎语中得知,同村老张叔的两个儿子“身在福中不知福。”

原来,这对兄弟因财产分割不均反目成仇近10年,日常生活中常常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破口大骂,大打出手。老大家的树刮掉了老二家的瓦片,老二家的鸡吃了老大家的白菜,10年来,兄弟二人摩擦不断,令其父母苦恼不堪。

这本不是刘建章管辖的范围,更不是他的义务,但穿上警服就想让每个家庭都幸福,对纠纷调解工作“上瘾”的刘建章总想让社会更和谐。

他知道这是一块硬骨头,但他决定管管这件事,解解张老叔的烦恼。当日午饭后,刘建章提了两瓶酒去看望老张叔,在闲聊中,刘建章试探性的问了老大和老二的事情。老大得知刘建章想撮合他和弟弟的关系,当场拒绝了刘建章的好意,并扬长而去。

然而,刘建章并没有泄气,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每次回老家,都会去其兄弟二人家走走串串,拉垃家常。有时候,回家两天,一半的时间都是往返在老大和老二之间,劝说劝说老大,安慰安慰老二,一来二去,刘建章不知不觉中已经奔波了26次。

有心人事竟成。刘建章的真诚,耐心,好意,感动了兄弟二人。在2015年春节前的一天,刘建章再次来到老大家,劝说其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想赌一口气。”听到老大的话,刘建章立即看到了希望,当晚自掏腰包请张某兄弟二人还有老张叔吃了顿饭,喝了点小酒。

那晚之后,张某兄弟二人不仅再也没有吵过架,还常常互帮互助。刘建章一年多的时间里26次调解,终于成功化解了张某兄弟二人10年的积怨隔阂。

基层的矛盾纠纷化解是一项很枯燥,而且很繁琐的工作。刘建章一干就是6年多,回望走过的路,他不仅没有丝毫怨言,而且满怀激情地说:“基层纠纷化解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安机关的形象,只要我还在岗一天,我就会认真处理每一起纠纷,办好每一起案件,一定要对得起‘金牌调解之星’这个名号。”

关键词: 新乡 之星 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