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9 08:48:51 来源:河南日报
“保护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刚刚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开封市汴绣艺术大师苗炜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灿若星辰,而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它们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传承、发展遇到了困难。随着我省政策、资金、法律等保护制度体系逐步完善,非遗保护传承逐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太康县道情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张天印对此深有体会。“我们当地有句老话‘宁叫面发酸,也要听听道情班’,说的就是当地百姓对道情戏的喜爱。”他说,为了使这种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魅力,政府做了不少努力,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开展“送戏下乡”“舞台艺术送农民”等活动,解决道情戏艺术人才生存发展问题,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整理、复排道情戏传统剧目,才有了道情戏燃爆“河南稀有剧种北京展演周”。
1月18日,记者从全省文化工作会上获悉,去年,为加强传承能力建设,我省争取国家、省非遗专项资金3700多万元,着力构建非遗法律政策体系,开展非遗优秀科研成果评审,评审认定第四批省级非遗传承人191人;完成了20名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同时,继稀有剧种抢救工程、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之后,还启动实施“河南省传统技艺抢救保护工程”。
“如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走得远,是我们必须完成好的课题。”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刘春晓说,为提升非遗传承人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我省也做了许多尝试,如依托高等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职业技术学校等,对非遗传承人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民间艺人创新思维,让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让现代设计走入传统工艺。今后,我们将充分利用好传统媒体、新媒体力量,传播非遗文化,讲好河南故事。
□本报记者温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