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基站 实时互联 卫星互联网应用落地提速

2023-04-03 19:04:2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我国首次在偏远地区实现低轨卫星互联网在电力通信领域的测试应用。在没有地面通信基站的情况下,利用卫星信号,也可以支撑电力巡检、应急保障等任务。

卫星互联网 助力偏远地区电力通信

在云南丽江玉龙县的大山深处,正在巡检的电网设备信息、现场视频和电力控制指令等等,在没有通信基站的情况下,实时、稳定地传回了远在500公里外的监控中心。依托的就是一套仅有笔记本大小的装置,接收到来自我国首个低轨试验星座的卫星信号。


【资料图】

银河航天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专家 张世杰:这次是我们在偏远山区,利用低轨卫星互联网试验星座首次完成的电力领域通信应用试验,开展了针对电网监测图像视频、海量电力物联网数据的快速回传,验证了低轨卫星互联网在广域电力物联网、应急救灾、杆塔通信补盲等电力泛在通信场景下的保障能力。

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系统运行部通信运管科经理 李辉:现场完成了杆塔视频信息回传,并与监控室进行了语音视频,通过验证,低轨卫星可为电网通信盲区大流量监控信息回传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在这次测试中,传输速率为20兆每秒,将现有电力卫星通信能力大幅提升。此次作业是我国首个低轨试验星座通信技术在电网的示范运用,也是卫星互联网与能源、工业领域结合的一次新尝试。未来,低轨卫星互联网跨域、宽带、低时延的特性以及快速网络部署的能力,将进一步赋能我国电力的数字化、智能化。

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丽江供电局输电管理所 李浩军:在丽江这种高海拔的地区,我们的输电线路还有一些处于无信号区段。在这种地方,线路附近发生山火、外力破坏等隐患时,无法掌握现场实时的情况,使用低轨卫星通信终端后就能及时了解线路附近的隐患信息,有利于线路维护工作,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卫星互联网技术更加稳定 应用更加广泛

2020年,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正式纳入新基建。短短三年时间,我国卫星互联网已经实现重要突破。单颗卫星变成了组网星座,利用卫星视频通话的时长也从三分钟提高至半个小时以上。如今,卫星互联网的应用越发广泛,技术水平也迈上新的台阶。

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一家企业,他们自主研发的卫星互联网终端设备两分钟之内可以实现自动对星,并且能快速精准地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跟踪卫星,实现信号稳定、高速。

企业负责人介绍,通过自主研发的3D建模、打印技术和算法的不断优化,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产品性能提升了一倍。据了解,眼前的这款接收天线的剖面高度仅有12厘米,是目前国内剖面高度最低的一款动中通卫星宽带通信天线。因为小巧,可以适用于各种载具。

合肥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共关系总监 程雪晨:近年来中国的商业航天发展得非常迅速,尤其是随着我们国内第一颗高通量卫星亚太6D的成功发射,对地面终端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了,近三年来我们的销售额每年增长率都超过50%。

随着我国在空天信息产业的布局推进,卫星通信被广泛应用于应急管理、消防救援、媒体直播等领域。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的直播,就是使用了企业的核心产品,保障了现场高清视频传输。

合肥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共关系总监 程雪晨:目前国内发射的卫星带宽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优秀,也引领着我们现在这个终端也做得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低,从应对一些特殊行业领域的客户,到慢慢走向千家万户。

我国卫星相关企业规模发展迅速

正是基于通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卫星互联网才能够与能源、工业等领域合作,解决地面基站无法触及的问题。而赋能工业,实现偏远地区电力巡检、与自动驾驶领域结合,增强车辆感知能力、推动移动终端直连卫星、物联接入,这一系列卫星互联网应用需求的不断拓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建设。

这是记者统计出的近十年我国卫星相关企业新注册量的变化趋势。2013年,我国一共新增3600家卫星相关企业,此后每年均稳步上升,2017年的新注册量相比2013年同期实现翻倍,全年新增7400家相关企业,同比增加7.8%。

2020年至2021年期间,我国卫星相关企业新注册量规模迅速扩张,新增量分别同比大幅增加105.7%、61.1%,并于2022年首次突破3万家。截至3月底,我国今年(2023年)已新增卫星相关企业9200家,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450亿元。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高级分析师 刘暾:当前我国卫星互联网正在向规模化、商业化方向转变。近年来国内已经有很多民营企业,包括卫星制造、火箭发射等领域的民营企业积极投入到卫星互联网的建设当中。

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加速布局

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卫星互联网的建设当中,也带动着整个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年以来,一些地方相关部门陆续发布政策,大力推动卫星互联网、空天信息等产业的发展。

在重庆,不久前刚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以卫星互联网为引领的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重庆卫星互联网产业园也正式揭牌。未来,计划引进培育上百家专精特新企业,能为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完备支撑。

记者走进其中一家企业,看到团队正在对卫星制造的核心部件——谐波减速器进行测试。企业负责人介绍,自己原本是重庆大学机械传动方向的科研工作者,正是在了解到国家建设卫星互联网的战略布局后,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加入了这一新赛道。

重庆两江新区精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李俊阳:航天应用领域与工业机器人一样都需要谐波减速器。在严苛的质量和体积要求下,满足高精度、高刚度、高效率与承载能力的综合性能的统一,实现方式又要大幅缩减成本。

基于过去的科研基础,这家企业研发的产品核心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为该产品目前航天体系外唯一的民营供应商。而民营企业的加入,也让卫星的研发和发射成本大幅缩减。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高级分析师 刘暾:前期星座计划部署阶段,空间段和地面段相关基础设施,包括小型化、轻量化、高通量的卫星制造以及低成本的火箭发射和地面站,这些环节将率先获益,这也将有利于我们国家整个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上游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高效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对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