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7 06:38:39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樊巍 万琳 张卉 崔萌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吕炳宏】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截至6日14时,地震已造成66人死亡(其中甘孜州38人、雅安市28人)、15人失联、253人受伤(其中危重伤5人,重伤70人)。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多颗国产卫星以及应急通信无人机目前已紧急支援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地震灾区的救援工作,军地也紧急抽调精干力量前去救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多款空天装备紧急支援抗震救灾
据应急管理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消息,9月5日,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第一时间启动民商卫星应急响应机制,紧急协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以及四维世景、天仪研究院等商业航天公司,调度高分三号01/02/03星、高分一号D星、高景一号、海丝一号、巢湖一号、吉林一号等10余颗卫星对地震灾区紧急成像。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有关负责人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9月5日14时48分,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接到来自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关于调配遥感卫星向泸定县地震灾区实施应急成像任务的申请,该中心紧急调配高分三号卫星,应急注入载荷数据,使卫星用户方第一时间接收到受灾区域遥感影像,协助相关部门对灾情进行分析研判和状态评估。
其中高分三号卫星于当天19时11分成像获取到震区SAR影像并第一时间分发给国家减灾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四川高分中心及当地应急部门和单位,应急部门和单位拿到数据后第一时间进行分析得到灾区的受损情况。
此外,在地震发生后,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和应急管理厅紧急调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以及四川腾盾科创的“双尾蝎”无人机飞赴受灾区域,驰援抗震救灾工作。
《环球时报》从航空工业获悉,9月5日18时44分,“翼龙”-2H无人机进入任务区,随即进行勘查,实行应急通信保障。任务期间,“翼龙”-2H无人机搭建的空中应急通信网络,实时将现场灾情画面回传,辅助指挥中心调度,为救援团队集结及施救提供强有力保障。
另据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9月5日17时,腾盾“双尾蝎”无人机挂载光电侦察吊舱、空中基站设备在自贡凤鸣机场起飞。当日18时40分,无人机飞抵磨西镇,抢险救灾指挥和受灾群众手机通信陆续恢复,接收到提醒短信:“灾区用户,您的手机已通过无人机高空基站接入通信网络,为您提供实时语音和短信服务。”截至当日20时,共计5600名用户接入空中基站通信网络,第一时间收到提醒短信。而在9月6日0时,“双尾蝎”无人机还进行了第二轮次出动,在飞抵泸定县湾东村堰塞湖区域上空后,实施应急通信保障,恢复受灾群众手机通信,并同步开展灾情广域巡查。截至6日7时,该无人机已为通信阻断区域2155名用户提供通信服务。
军地全力开辟生命救援通道
多款空天装备驰援为救灾提供了通信、遥感、气象等支持。又有哪些地面力量深入到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救援呢?
“西部战区”微信公众号9月6日发布消息称,当天凌晨2时,西部战区依令抽组精干力量编成前方指挥组,8时前方指挥组抵达震中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截至目前,战区辖区已出动官兵、武警和民兵1900余人投入抗震救灾。
除了出动地面力量,灾情发生后,西部战区空军空管系统立即投入救灾保障工作,按照《抗震救灾航空管制保障预案》,第一时间在泸定划设临时飞行管制区,开辟“空中绿色通道”。
据报道,9月6日,该空管系统已规划1.5万余平方公里救灾临时飞行管制区,开辟了凤凰山机场至泸定、西昌至泸定、新津至泸定、邛崃至泸定、夹江至泸定等6条“空中绿色通道”,以及10条救援航线。截至9月6日12时,4架军航直升机、6架通航直升机和9架无人机陆续飞抵灾区执行救灾任务。
西藏军区某部出动人员68名,炊事挂车、运输车等抢险救援车辆12台,分2个方向3个批次抵达泸定磨西镇,迅即完成临时供应站开设。第一时间为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提供热食保障,并及时为磨西镇卫生院提供电力保障,有效解决因断电导致的救治困难。
截至9月6日8时,累计出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安能集团、安全生产、交通通信电力、医疗救援等各类救援力量6650余人、9架直升机。其中泸定方向派出3850余人、4架直升机,石棉方向派出2800余人、5架直升机。另有4架直升机待命准备。
由于石棉县王岗坪等乡镇道路不通、通信中断,为全力救援受灾群众,由25名特警组成的搜救冲锋队会同应急等部门调集冲锋舟,从水路向“震后孤岛”王岗坪挺进,开展受灾情况摸排、人员搜救等相关工作。
交通系统派出抢险救援队伍19支、734人次,挖掘机、装载机等救援机具设备169台,储备客货运车辆936台。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共投入应急抢险人员1319人、发电机109台、发电车8辆、充电方舱2台、应急照明设备67套。通信行业出动抢修人员1040名、卫星电话102部、应急通信车22辆。
与汶川地震有关联吗
此次泸定县6.8级地震是否与汶川地震有关联,成为外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高建国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现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此次泸定地震是14年前汶川地震的余震,“但包括我在内更多的人认为跟汶川地震没有关系,因为两次地震从地质结构上来看,是在不同的地震带上”。
高建国介绍称,汶川地震是在龙门山地震带,泸定地震是在鲜水河地震带。鲜水河地震带类似美国加州圣安地列斯断层,都是非常活跃的地震带,在16、17、18世纪多次发生7级以上地震。这次地震表明鲜水河地震带在平静了大概半个多世纪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
一位要求匿名的四川旅游地质学家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已经发生多次余震,接下来一段时间,还会有更多余震发生,余震持续多久暂时不好说,有可能持续几年。该专家认为,目前需要关注一些次生灾害,比如地震堰塞湖。湾东河断流在湾东村附近形成堰塞湖,这种就需要紧急泄洪,否则一旦溃堤,会对下游造成影响。另一个就是滑坡、泥石流这样的地质灾害。这次地震是发生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结合地带,这个地区山高、坡陡、谷深,峡谷众多而岩层松散,很容易在地震后发生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而且这种风险在未来几年内都持续存在,需要加强对相关风险的关注与预警。
9月6日,经过中国安能成都救援基地专家组现场侦测,湾东堰塞体6日凌晨形成自然泄流,出库流量大约在150-200立方米/秒,经过将近12个小时的泄流,目前流量降至10-15立方米/秒,入库流量远远小于出库流量,堰塞湖的风险已经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