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8 09:42:13 来源:科技日报
7月17日,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复旦大学原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杨福家教授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86岁。
杨福家,核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上海,籍贯浙江镇海。杨福家领导、组织并基本建成了“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实验室”;给出复杂能级的衰变公式,概括了国内外已知的各种公式,用于放射性厂矿企业,推广至核能级寿命测量,给出图心法测量核寿命的普适公式;领导实验组用γ共振吸收法发现了国际上用此法找到的最窄的双重态。在国内开创离子束分析研究领域。在束箔相互作用方面,首次采用双箔(直箔加斜箔)研究斜箔引起的极化转移,提出了用单晶金箔研究沟道效应对极化的影响,确认极化机制。代表性专著有《现代原子与原子核物理》。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杨福家1984年被国家科委定为国家级有杰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8年成为李政道教授主持的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中心特别委员,1995年获日本创价大学名誉科学博士,1998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名誉人文博士,1999年获香港大学名誉科学博士,1999年获英国诺丁汉大学名誉科学博士,2002年获美国康涅狄克大学名誉科学博士,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2年以来,共和国至今已痛失22位两院院士,而在近一周内,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叙瑢、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接连远去。
1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无党派人士、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原机械工业部(局)科技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徐性初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1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潘自强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1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冶学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戴永年在昆明逝世,享年92岁。
1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农业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朱兆良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
3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技术应用专家、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原研究员毛用泽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3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原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副所长陈敬熊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3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在青岛逝世,享年100岁。
3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动物营养学家张子仪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4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工专家、天津大学教授余国琮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4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焊接专家潘际銮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4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李三立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
5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庄巧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
5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动力学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原校长黄文虎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6岁。
5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坦克车辆设计专家王哲荣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6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家、东华大学教授周勤之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6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感光材料专家、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专家、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邹竞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
6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化学动力学家、矿床地球化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於崇文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6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半导体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梁骏吾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7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晶体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范海福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7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发光学家徐叙瑢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7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风景园林学家、风景园林教育家、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孟兆祯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7月17日,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复旦大学原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杨福家教授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86岁。
缅怀!致敬!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