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大佛保护加固工作新进展:脚手架搭设完成 大数据采集工作启动

2022-01-14 19:44:2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四川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经过40天的前期准备工作,2021年底开始启动的四川乐山大佛危岩体抢险加固前期勘察研究项目,目前已经有了新的进展。九曲栈道崖壁脚手架已经全部搭设完成,勘查研究所需的裂缝计、震动测量仪等勘测仪器都已安装到位,开始大数据采集工作。

此次抢险加固前期勘察研究项目,位于乐山大佛的右侧山体上,这里有建造乐山大佛时同期开凿的九曲栈道,以及众多分布在崖壁上的小型摩崖造像、窟龛。文物保护工作者将利用目前最先进的扫描仪器,对许多已经严重风化的摩崖造像、窟龛进行痕迹学扫描,为乐山大佛留下更多的数字化档案。

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负责人 彭学艺:利用搭设的脚手架,对我们九曲栈道,沿栈道的数十龛佛教造像,进行石窟式考古,把它的数据采集,同时将其与我们过去采集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对它的风化速率进行研究。

此次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此前发现的乐山大佛山体裂隙进行科学探测分析。为此,文物保护工作者们在九曲栈道一侧山崖上修建了一个几十米高的脚手架作业平台。

乐山大佛危岩体勘察研究项目负责人麻润杰:我们也看到这个窟壁上也是凹凸不平,井且有很多的窟龛。我们搭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搭设中间的人员安全。第二个更重要的也要考虑对窟龛的保护。现在做的包括裂缝变形的监测,还有人流动荷载的监测,还有就是空气中的温湿度、岩体表面的温湿度,这些都会影响岩体的风化。

总台记者 蒋林: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之下,我们现在已经通过脚手架,到达了乐山大佛右侧山体的半空中,在这儿我们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一条在山体上,从上到下发展的一条裂缝。1989年上一次的科学考察当中就记录了这条裂缝,它一直延伸到乐山大佛的佛脚平台。我们这一次的工作是要通过更先进的物探手段,对裂隙的发展情况,包括它在山体当中的延伸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可以看到,这儿加装了一个裂缝计。在这一次工作结束之后,它将被留在这儿。对于整个乐山大佛山体的科学保护和制定相关的方案,它会进行信息采集和收集的工作。

就在上周,四川省文物局组织多位全国知名文物保护专家,亲临工程现场对乐山大佛文物病害进行了“会诊”,一致认为乐山大佛存在多种病害,最主要的“病根”在水患。而本次勘察研究,也将为治理水患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与理论依据。

乐山大佛

曾经历过7次大规模修复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石刻坐佛,通高70多米,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巨大的佛像开凿在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的红色山岩体上,佛像所处的山体为典型的丹霞地貌红砂岩,石质相对松软,风化病害严重。由于气候潮湿、雨水多、依存岩体性质等因素,长期以来,乐山大佛的水害、生物病害、风化病害、修复层开裂剥落等问题突出。据了解,自1914年以来,乐山大佛先后进行了7次较大规模的表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