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5 10:29:40 来源:光明网
作者:贾品荣(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在其“十四五”规划中均提出,要着力发展“高精尖”产业。那么,“高精尖”产业在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如何?笔者认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需要从提高“四率”上入手,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源生产率、环境效率。
“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四个特征
“高精尖”产业这一概念最早是技术经济学术语,指具有“高级、精密、尖端”特征的科技发明或产品工艺。后来人们将“高精尖”这一概念应用于产业领域,用来代表具有“高精尖”属性,能够满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的产业。2017年,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制定了《北京“高精尖”产业活动类别》,明确提出北京“高精尖”产业的定义,即是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引领,以效率效益领先型产业为重要支撑的产业集合。其中,技术密集型“高精尖”产业指具有高研发投入强度或自主知识产权、低资源消耗特征,对地区科技进步发挥重要引领作用的产业。效率效益领先型“高精尖”产业指具有高产出效益、高产出效率、低资源消耗特征,对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和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产业。综合以上描述笔者认为,“高”最重要的指标是研发强度,“精”就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尖”是能够引领技术发展方向的国际技术前沿。“高精尖”产业的本质,是一种创新驱动的产业。总体来看,“高精尖”产业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全要素生产率高。全要素生产率是“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核心,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有利于释放增长潜能,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二是劳动生产率高。劳动生产率是“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源泉。它要求一定时期内一定劳动力投入形成的产出数量和价值要高。
三是资源生产率高。也就是说单位投入的自然资源、能源和土地各类资源要素的产出附加值高。资源生产率是“高精尖”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高精尖”产业应当具备较高的资源生产率。
四是环境效率高。即单位环境负荷的经济价值要高。环境效率是“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高精尖”产业要充分考虑资源投入与效益产出、污染排放的相互关系。
发展“高精尖”产业的三大战略性目标
北京在“高精尖”产业“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积极培育形成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四个特色优势的“北京智造”产业、四个创新链接的“北京服务”产业以及一批未来前沿产业,构建“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广东在制造业“十四五”规划中,提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高精尖”产业;上海则提出要形成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为核心的“高精尖”产业发展体系。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着力发展“高精尖”产业的布局和举措来看,其战略性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高精尖”产业体系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产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和发展了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现代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但在制造业的整体效率、高新技术产业链、关键与核心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比如:高端制造业比重低,在高端产业链中关键性的技术、材料、元器件和设备受制于人,存在诸多“卡脖子”环节。发展“高精尖”产业有助于解决制造业的自主创新问题,不断增强先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着力增强“高精尖”产业持续发展的动能,才能掌握自主发展权,塑造北京、上海、广东等城市和地区的全球产业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其次,“高精尖”产业体系是实现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高精尖”产业加速发展的深刻背景是新一代产业革命的兴起与加速。一般认为,当前全球正处于第三次产业革命末期与新一代产业革命的孕育期。第四次产业革命继承了第三次产业革命中的信息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衍生了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创新。通过数字网络和智能算法,数字技术创新将对未来的生产流程、生产模式、管理方式产生颠覆性影响。而数字技术与其他技术领域的融合创新往往需要打破行业的边界,实现跨界与协同,产业的边界因此更加模糊。制造业通过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融合互动,加速实现转型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会产生协同效益。龙头企业在实现智能化升级、打造智慧工厂基础上,通过云平台向制造服务业企业转型。在融合发展中,信息技术产业得到更快发展。以北京市为例,2012~2019年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特别是2017~2019年,在北京构建“高精尖”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更快。2012年北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9.1%,到2019年这一比重已达13.5%。
再次,“高精尖”产业体系是实现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北京、上海、广东的“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都强调城市群协调发展。按照系统创新理论,“高精尖”产业是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具有高水平创新驱动的属性,对经济具有极强的拉动作用,不仅能实现中心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能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联动转型。就京津冀地区而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对接协作是这一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产业升级是三地的共同任务。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过程中,天津和河北一直是北京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者。然而,两地仅仅简单承接北京转移的一般产业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发展“高精尖”产业带动区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促进区域产业联动,形成经济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融合发展的格局。为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北京市的“十四五”规划中在环京地区规划布局了三个圈层,目的是在空间区位上合理匹配,形成互补错位、合理高效的产业格局,优化产业结构。
着力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
“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提高“四率”,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生产率、提高环境效率。
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方面,需要全面评估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把脉“高精尖”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制定编制“高精尖”产业“卡脖子”攻关清单,提高“高精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基础能力,建立重点产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强化重点产业基础能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高技术企业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仅重视“高精尖”产业的技术先进性,进一步提升关键核心领域专利质量,而且要提高“高精尖”产业的市场成熟度,切实提高“高精尖”产品的产出。
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一是推动科技进步,改变企业产品档次不高、质量不高、品牌含金量不高等问题;二是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加大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培训;三是设计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通过首席专家特聘制度等提高技术人员报酬,充分激发和调动研发人员的创造性。
在提高资源生产率方面,应着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土地节约使用,合理布局和调整优化重大工业项目建设,降低中间消耗;促进信息技术生产运营全过程的深度应用,通过“智能+”推动先进制造业企业向全要素、全流程、多领域智能协同运营转型。
在提高环境效率方面,一是探索碳中和实现路径,创建一批碳中和示范企业,鼓励引导科技园区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二是积极推广先进制造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节能水平;三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全过程智慧管控,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化发展。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05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