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推动青岛商贸流通跨越式发展的“高速公路”正跃然眼前

2021-09-08 16:09:39    来源:青岛日报

消费之于当下中国经济的重要不言而喻。首批入列全国商贸流通标准化试点城市,让青岛进一步提升消费能级迎来了新的机遇。

专家指出,标准化和规范化早已成为商贸流通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关键所在。对一家企业而言,这是其实现业绩倍增的有效途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青岛绿色家园市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以农产品流通为核心,通过围绕农产品种植、储藏、收购、流通等各个环节构建起的标准体系,仅一个单品的年销售额就达到了实施标准化之前的3-4倍。

放大到一个城市更是如此。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就表示,开展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商贸流通专项试点,是以标准化推动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抓手。

9月7日上午,商务部召开商贸流通标准化专项试点专题新闻发布会,青岛作为唯一城市代表出席。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全面介绍了青岛市国家级商贸流通标准化专项试点工作的“路线图”。

作为本次入围的试点企业之一,酷特智能打造了服装大规模个化定制模式。

为什么是青岛

首批商贸流通标准化试点,全国共有15个专项试点城市及94家试点企业,其中,青岛被列为试点城市,日日顺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青岛单位被列为试点企业。

商贸流通标准化建设道路强者如云,为何青岛独受青睐?这是因为青岛产业基础雄厚,标准化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当前,青岛已基本形成了“19处商业中心+60条商业街+164处大中型商业设施+103处商贸批发市场+社区商业网点”的商业空间载体,已建有7000多家便民连锁门店,有95家高品质星级酒店、22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浓郁的商贸氛围,吸引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在这里互动耦合。2020年,青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2位。

围绕标准化的改革启动、战略实施、建设工作等,青岛均走在了前列。早在2015年青岛就与国家标准委签署了《关于推动青岛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合作备忘录》,成为国家标准化改革启动以来国家与地方签署的第一个合作文件。2016年,青岛在全国重点城市中率先提出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具有国际水的“青岛标准”。2016年以来,青岛完成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39项,在国家标准委开展的18类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中,青岛市承担了14类中的70项,类别和数量均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位,在标准化建设工作上走在了全国前列。

此外,青岛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通过搭建交流合作台、打造人才培训基地、树立示范典型标杆等持续为标准化建设赋能。

青岛分别在2017年和2019年举办了“青岛国际标准化论坛”,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电信联盟等三大国际标准组织领导人同时出席,这在国际标准化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体现了论坛作为国际国内标准化合作交流高端对话台的功能,彰显了全球影响,发出了中国声音,留下了青岛印象。

2017年,青岛与国家标准委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签订了《关于建设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三方行动计划》,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唯一的培训基地,为青岛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集聚国际标准化高端人才搭建了重要台。2017年,青岛大学标准化学院成立,成为全国第一所设立标准化工程专业的综合大学。

通过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青岛已经打造了诸多“青岛样板”。其中,崂山区政府承担的标准化服务产业培育试点、城阳区政府承担的“民声在线”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等项目,创造了青岛经验、青岛模式。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的《青岛标准先进评价办法》,从产品创新、填补国内国际空白、严于国家行业标准等8个方面,对海尔集团、海信集团、中车四方、软控股份等企业的13类产品执行标准进行了先进评价,成就了青岛标准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

能带来些什么

不同于以往的试点工作,本次所开展的标准化试点聚焦于商贸流通业,主要集中在商贸流通提质增效、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两个领域。商务部市场建设司负责人表示,这主要考虑到两大要素:

一方面,对于商贸流通业来说,标准化是规范行业发展、提升消费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强化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其既能构建方便、快捷、安全的流通网络,推动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引领行业创新,又有利于推动企业对照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水,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另一方面,标准作为世界的“通用语言”,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内外贸标准作为联通内外两个市场、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桥梁纽带,还存在着部分产品质量标准有差异、内外贸标准认证衔接不够等问题。选择内外贸一体化作为试点方向,就是想从内外贸标准互联互通的角度打开“突破口”,推动内外贸标准认证、检验检疫等衔接。

具体到青岛,作为内外双循环的“双节点”、国内东西南北大循环的“双节点”,通过专项试点可以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利用标准引领青岛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和企业发展创新,推动商贸流通企业可持续发展,使标准化成为互补发展的运作工具、社会发展的公共产品、制定政策的有效手段,把青岛发展经验以标准的形式凝练固化,为世界提供青岛方案,全面提高青岛城市综合影响力。

可以提高商贸流通效率。通过标准化方法衡量产品质量,可以使青岛的商贸流通企业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以标准化促进产品结构简化,推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使用,实现产品批量化生产以及设备的模块化,降低设计成本和生产费用,促使企业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中发挥标准化的重要作用,最大程度地调动劳动资源,降低冗余劳动带来的浪费,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商贸流通企业创造更大利润空间。

作为本次入围的试点企业之一,酷特智能围绕服装大规模个化定制模式,在消费品流通、跨境电商等领域开展标准化建设,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把改造后的工厂链接起来,前联用户,后联工厂,串起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的全过程,实现了多行业定制产品的大规模生产。

可以进一步消除贸易壁垒。通过加强国内外标准互联互通,以标准化带动内外贸领域认证、检验检疫等衔接,可以提高青岛出口产品竞争力,从而达到消除贸易壁垒、增加贸易额的目的,为技术贸易交流提供公共语言,进一步巩固市场,应对外部效应,促进市场准入,提升市场有序竞争,帮助企业掌握知识、分享见解、减少风险。

青岛国赫通供应链有限公司是一家汽车与装备供应链企业,海外业务占整体业务的三分之二。为破解外贸企业“用舱难、用舱贵”问题,国赫通致力于研发标准化车辆和装备循环器具,针对轿车和SUV等乘用车专门设计了一种汽车支架,原本只能装两辆乘用车的40尺集装箱,使用该支架后可以装4辆乘用车。据公司董事长孙赫宏透露,该技术为客户降本30%-40%,得益于此,自家公司在国际货运领域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

还可以促进管理科学化和产品创新。通过标准化试点指导商贸流通企业管理更加正规、系统和科学,可以促进安全生产和风险管理,为产品创新提供经验和基础,从概念到市场为商贸流通提供支持。通过知识共享创造有效合作,加速服务市场发展,以标准化促进工作分工,将创新成果不断纳入到标准,使标准不断丰富和进步。

以智慧商圈建设为例,当前,青岛正加快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建设智能化公共服务台,形成全市智慧商圈标准化服务体系。伴随试点工作推进,将实现包括消费者咨询维权服务、智能交通引导、客流疏导、信息推送、消费互动、物流配送管理、商圈运营管理等商业中心区配套管理服务的全面智能化。

制定“路线图”

在商务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薛庆国介绍了青岛推进试点工作的“路线图”。青岛将重点围绕跨境电商、供应链体系、步行街、智能物流4个领域开展试点工作。

启动阶段,即试点期开始后的两个月,青岛将进行商贸流通服务质量调查,进一步梳理问题、汇总情况、制定措施,研究制定《青岛市开展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实施方案》。

实施阶段,即试点进入第3至第22个月,青岛将制定《青岛市商贸流通标准化发展规划》和《青岛市商贸流通标准体系表》。在实施中,将围绕商贸流通基础设施配套,加快设施的升级和完善,全面提升商贸流通服务水和产业竞争力。在这个阶段,青岛将突出建立健全商贸流通业标准体系和商贸流通企业标准体系,组织开展商贸流通标准化试点和推广,并开展好实施评价和社会宣传,全力推进试点建设工作。

评估阶段,即试点期的最后2个月,青岛将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按照商贸流通标准化试点任务书和评分办法,严格自查,并对贯彻实施商贸流通标准的实效进行自评。自查达到合格要求后,青岛将及时向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提出正式评估申请。

总结阶段,即在试点期满后,青岛将全面回顾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总结取得的试点成果,积极推广和复制成功经验。还将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持续完善各项标准,进一步完善提升商贸流通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

为保障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将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好资助奖励资金的激励作用。青岛所辖各区市政府、各经济功能区管委将参照《青岛市标准化资助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各自设立标准化资助奖励资金,按照不低于市级标准化资助的奖励标准,对标准化项目给予资助奖励,全方位确保试点建设顺利推进。

伴随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全面推进,一条推动青岛商贸流通跨越式发展的“高速公路”正跃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