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将带来城市新治理、产业新发展、个体新体验

2020-09-25 11:33:49    来源:人民日报

建设数据中心

探索实际应用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景根元

重庆是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也是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这几年,重庆同步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与新基建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建立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性能好、丢包率低,是一条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数据专用通道,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

第二,推动5G与各产业的互动,今年上半年重庆5G基站达到4.2万个。同时,我们也在加快推进5G各个场景的应用和5G产业生态建设。

第三,大力推进数据中心建设,首批云计算产业园区规划3平方公里,去年投用了约20万台服务器,通电率达65%左右。数据中心的建设不是政府主导,而是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去年在约20万台服务器中,政务数据只占不到2%,其他的都是为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服务的企业数据。

第四,建设高性能计算中心。中新国际超算中心也是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针对金融、物流、能源等领域提供超级计算服务,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第一个模块。

第五,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庆是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城市之一,现在已经规划建设了10个二级节点,另外还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我们突出5个字——芯屏器核网,芯是芯片,屏是液晶面板,器是智能终端,核是核心元器件,网是物联网,以此来推动进一步发展,让重庆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产业结构转型

科研助推升级

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初管

新基建的产业带动性强,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长远积极影响,能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具体来看,一是能够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西安工业基础较好,体系全,覆盖面广,在工业41个大类中,西安有36个行业,但由于主要是传统产业,发展比较慢。这几年加快结构升级,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产业得以在技术结构、行业结构、规模结构、配套结构和园区结构等方面做出调整,取得快速发展。二是能够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与新兴产业高度有机融合,所以我们正努力通过新基建,如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来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

西安是一个工业大市,也是一个科教大市。西安有普通高校60多所,在校学生127万,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达到30多万,有科研机构60多所,重点实验室20多个。对我们而言,科研成果转化至关重要,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保障。

通过成果转化,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新模式得以落地,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其中,成果转化的动力来自企业,反过来又能推动企业发展。这两年,西安市委、市政府采取多方面措施,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支撑,建立了市场化运作的创新机构,比如制造创新中心、行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产学研联盟等。

目前,西安正在努力发展硬科技,从2017年开始举办的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力图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芯片等方面鼓励创新、凝聚共识,为西安的工业发展、产业转型作出了贡献。

紧抓需求引领

赋能城市治理

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徐惠丽

新基建能够赋能城市治理,给超大城市治理带来更多可能性。当我们面对城市市民和企业的需求,或者面对诸多用传统理念和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新基建可以帮助我们开辟一条新的路径,也能够助力解决很多城市治理中的难题,在服务市民和企业时,为我们提供更多的选择。

为什么全场景创新在我们的战略规划和发展中如此重要?这几年,不管是在智慧城市建设还是数字政府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需求的引领和技术的发展应该是齐头并进的,对于需求的引领也应该重视。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城市运营中心的规模越来越大,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城市运营中心,大家经常可以看到很多颜值很高的大屏,但是我们认为价值比颜值更重要。现在,上海正在进行“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两个超级应用的实践。“应用为要,管用为王”,这是我们在全场景推进过程中坚持的一种价值取向。围绕这8个字,我们建立了三级平台和支撑三级平台的五级应用。

眼下,上海正在打造一座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我们要向世界展示上海的新发展图景,期待在推进新基建的过程中,能够努力走得更远。

实现规模发展

促进效率提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余晓晖

中国发展新基建,需要在好的顶层设计基础上分类施策,充分考虑新基建技术性、平台化、专业化的特点,加强体制机制和模式创新,大力推进共建共享,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同时,需要围绕产业升级、城市发展和社会服务的核心目标,突出需求导向。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技术含量很高,有很多不一样的模式,比如计算算力设施、数据中心、云设施,还有很多城市已经投用的摄像头、传感器等。如果能够把各个行业、各个城市、各个部门的资源共享起来,就能共建集约化程度更高的设施。用“云”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规模化发展,让生产效率更高。

从基础设施本身的建设考虑,5G连接基础设施应该是普惠性的,算力基础设施需要考虑普惠性和差距性的统筹;对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正在形成的新型基础设施,应进行探索性的建设,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带动城市发展,最终为社会服务。

上海、重庆、西安各自提供的经验范式是非常互补的,而且突出了城市特色。尤其是重庆和西安的经验,强调了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体现了新基建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新动能。这些城市的经验范式,为中国新基建的创新发展探索了路径。

坚定发展信念

把握路径节奏

华为公司副总裁史耀宏

新基建应该做好顶层规划,重点突出、主次分明、逐步推动,既要有面向未来的坚定信念,同时又要把握好路径和节奏。

新经济呼唤新基建,新基建的根本在“基”,而“基”的核心是联接与计算。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的信息通信技术,而新的信息通信技术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会发展的进程。从这个角度看,大力发展新基建正当其时。

新基建的参与方较多,有建设者、运营者以及使用者,不同的维度,努力方向不一样。

从建设者来看,在现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与合作伙伴共同做大蛋糕,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升级。我们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秉持开放合作的精神,推动新基建,让新基建赋能千行百业的智能升级。从运营者角度看,建设者和运营者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相互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建设者和运营者需要更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使用者看,新基建最终还是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新基建才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面向未来,新基建将带来城市新治理、产业新发展、个体新体验。对政府来说,城市和社会的治理将会更高效,更具韧性;对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将会提升生产效率,带来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对个人来说,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将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华为希望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城市的治理和建设当中,和城市一起打造数字新名片;同时希望携手整个产业生态的客户和伙伴,共同乘着新基建的东风,加速迈向全场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