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公益提质增效 加快公益实践模式的转型升级

2019-10-22 15:34:28    来源:《工人日报》

把更多的精力从募捐转向项目的精细策划与精准实施,使得公益资助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促进公益提质增效,加快公益实践模式的转型升级。

做了8年公益,当一个受助女生婉拒了送的书包,清幽才意识到女孩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于是,她在2016年发起“关注贫困女童生理健康工程”的“白色贝壳”计划,资助贫困女童生理卫生用品。当那名婉拒了书包的女生拿到资助的卫生巾时,哭着和清幽抱在了一起。“白色贝壳”计划受资助的女生从几百人已经发展到13000多人。(见10月20日《北京青年报》)

“白色贝壳”计划受到众多贫困女生的欢迎在情理之中,因为该计划不但提供了女学生所必需的生理卫生用品,还根据农村贫困地区女生的实际和心理特征,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生理卫生和青春期心理教育,帮助她们认识青春期、认识自己的身体,以及如何结合实际保护自己。该公益计划已经从泛泛的物质捐赠走向了精准帮助,甚至在精神关爱和成长引导上也更进一步。

值得关注的不仅仅是“白色贝壳”计划所取得的成功,更在于催生“白色贝壳”计划的背景。2015年,清幽和朋友们买了书包送给山东一所学校里的贫困女生,没想到那位女生说:“老师,我已经有六个书包了。”

应当说,这类“爱心过剩”的情况至今还普遍存在。而这背后的问题其实是针对贫困学生的公益行动始终都停留在助学以及单一的物质捐赠层面。让贫困地区的学生有衣穿、有学习用品当然是必要的。然而,几轮帮助下来,有的学生积攒的物品都能开店了。况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这些地区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如此情形下,继续以往的大水漫灌式的公益模式,既影响了公益资助的使用效率,也使得公益效益受损。

“白色贝壳”公益计划的价值,在于公益须以需求为导向。这首先在于社会的进一步富裕,公益获捐更容易,公益资源不再短缺,解决好资助对象物质短缺不再是需要优先考虑的选项。其次是需求始终是多元化的,会与时俱进地对公益提出差异化的需求,既包括从泛泛的物质捐助向精细化帮助的延伸,更包括群体、区域不同情况提出的不同诉求,如贫困地区女童生理健康的关爱、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后的职业能力教育等。

这些都要求公益事业去做针对性的研究,把更多的精力从募捐转向项目的精细策划与精准实施,使得公益资助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促进公益提质增效,加快公益实践模式的转型升级。(木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