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于漪:一身正气 为人师表

2019-10-10 14:49:4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人民教育家于漪:教师首先是个大写的人

中国的语文教师不会对于漪的名字感到陌生。

于漪,生于1929年,1951年走上教师岗位,从上海首批语文特级教师到班主任、校长,一直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如今90岁高龄的她仍主持着上海市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的工作。于漪上了2000多节公开课,发表600余万字的论文专著,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1997年出版并不断再版的《语文教学谈艺录》一书成为很多语文教师的必备书籍。去年12月,于漪获得“改革先锋”奖章,今年9月17日,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于漪的弟子谭轶斌说,老师有许多头衔和荣誉: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多所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全国“三八”红旗手……但她最喜欢的称呼是“老师”。于漪曾说:“教师首先是个大写的人。”

语文课堂 广阔天地

上海市特级教师、杨浦高级中学的语文教师王伟1985年初中毕业,作为于漪语文课上成绩“中不溜儿”的学生,他深深感激老师,认为她的教导对自己成为一名优秀语文老师功不可没。

王伟回忆,于老师的语文课丰富多彩。她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在班里组织“练口”——课前出一个题目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然后综合同学们的意见并给出分数。当时,身材矮小的王伟第一个上台,根据题目“一件有趣的事”讲了他在马戏团看猴子爬杆儿的故事。同学们纷纷起哄,把他批评得一无是处。但于老师表扬他说,你的演讲声音洪亮,而且是第一个走上讲台的,给你80分。王伟觉得,自己走上教师岗位后,面对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公开课和讲座,都不会太紧张,都源于那一次的鼓励。

于漪还拿出自己特级教师的津贴,给同学们购买喜欢的书,建起班级图书馆。她安排学生独立编报纸,还找来过去的学生,如文艺评论家毛时安、作曲家朱践耳等给学生讲课,并带学生走进博物馆开阔眼界。“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这一切都是于老师教给我的。”王伟说。

王伟觉得,于老师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品质,最宝贵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了“真挚”。于漪鼓励学生课前预习提出问题,“最好能难住老师”。于漪的公开课都是没有预演的。有一次,一名女生在《变色龙》公开课上指出老师的板书“没有波澜,不能体现文章内容”,于漪就让女生上前修改,改完后,听众鼓起掌来。

于漪的孙女黄音告诉记者,踏实、严谨是奶奶一贯的作风,她会将一堂课需要讲的每一句话都写在本子上,然后再转换成口头语,虽费时费力,却一丝不苟。

于漪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坚持了几十年。于漪的弟子、现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的谭轶斌介绍,上世纪80年代,于漪就提出“既教文又育人”的语文教育思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又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可割裂的两个侧面”,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1世纪以来,于漪又参与“上海市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整体规划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等上海市多个重大课题研究,提出了诸多极有价值的意见。

谭轶斌说,于漪老师既教文又育人的思想充满了时代性、前瞻性,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也应了于漪老师的一句名言: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

一身正气,为人师表

1984年秋,根据上海市培养小学师资的需要,在杨浦中学的基础上恢复建立第二师范(以下简称“二师”),于漪担任校长。现任上海市杨浦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的卜健觉得,在二师的4年是她人生中的黄金期,因为她深切感受到了于漪“一身正气、为人师表”办学理念。

当时,二师学生因为没有毕业升学和就业压力,师生的教学动力不强。于漪就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我还能教其他拓展课吗”“我还想参加哪些兴趣班”“如何成为小学基础教育的一个全面手”等等,点燃了教学两方面的动力和热情。于是,在普修课程之外,学校开设了10多门选修课和很多社团。

在二师,于漪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66亩绿植丰富的校园,保洁工作全部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轮值完成。除了扫地、清洁楼道和厕所、帮厨,学生甚至还要两人一组扛着扁担、挑着木桶,到隔壁小区的粪池里挑大粪,为绿化带的麦冬沤肥。学生不免发牢骚,于漪亲自做思想工作。卜健说:“于校长让大家逐渐认识到,国家培养我们读师范学校,不仅学费全免,每个月还有补贴,我们要心怀感恩和使命,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为一种行动自觉,修身立德,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责任意识、家国情怀。”

于漪超前的教育理念还体现在开放办学、鼓励学生出国交流上。二师恢复办校后的第二年,学校就新开办了第二外语——日语课。学校还争取到了选派学生到日本短期留学的机会。经过层层选拔,卜健作为两名学生代表之一去了日本。“要为中国学生争光”,出国前于漪校长的一番动员始终是她在日期间的行动准则。就这样,在于漪的带领下,二师在复校后不久就一跃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培养小学教师的龙头学校。

淡泊名利,退而不休

30年前,于漪退休了。作为上海乃至全国知名的教师,有民办学校开出几十万元年薪想聘她。但领着几千元工资的于漪不为所动,继续在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前沿奋斗和实践。

这些年来,于漪担任了上海市普教系统“双名”培养基地、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在全国及上海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谭轶斌说,在教师教育这一点上,于漪既有远见又付出了心血。1992年,于漪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教育学院联合开展青年教师职初培养项目,那时,关于青年教师培养的课题研究很少见,而跨国课题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于漪始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并且将之视作一项专门的学问。早在1986年,于漪便集结一批志同道合者创立了现代教师学研究会,强调以“三个面向”为指导:“面向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立足点,“面向世界”强调开放视野和参照系,“面向未来”则承认教育的长周期。直到今天,于漪一直强调,“教书育人不是技术问题,让一代代教师带着理想、情怀和责任担当授课,这是中国特色教育学应该研究的问题”。

在于漪的发掘和培育下,一批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并形成了全国罕见的“特级教师”团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她先后培养了三代特级教师,共“带教”1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涌现出了一批知名的教学能手。

于漪有句名言:“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这个职业寄托着她一生的追求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