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 18:09:28 来源:财讯界
当下,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冲突持续、美联储持续加息,全球贸易和投资前景不明,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国内方面,党的二十大会议胜利闭幕,中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踔厉奋发的新征程。展望未来,全球局势如何演进?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引下,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未来如何聚力突破,共赢未来?
为此,恒昌宏观经济研究室学术顾问、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跨境金融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宗良博士做客恒昌孵化的高端对话直播栏目《财富嘉年华》第111期,发表《宏观经济形势与党的二十大报告解读》主题演讲,就当前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分享洞见,为投资者厘清投资脉络,论道市场前路。
(宗良亮相第111期《财富嘉年华》畅谈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内需是中国经济增长关键因素
鉴于疫情反复、乌克兰危机、美国加息三重风险因素持续影响,未来发达国家经济衰退风险加大。IMF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7%。相对海外而言,中国经济这边风景较好。宗良博士在直播中表示,在稳增长政策和较强外需支撑下,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整体呈现“弱复苏”态势。伴随着海外需求下滑,内需成为稳定中国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因素。
宗良博士指出,投资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方面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2022年2月以来,受乌克兰危机及其制裁措施、国内新一轮疫情政策等超预期因素冲击,“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进一步加大。为此,国家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共同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企稳回升。1到10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7%,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7%。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明显快于固定资产投资5.8%的增速,成为经济恢复增长的主要动力。
外需方面,出口整体表现较强,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做出积极贡献。前三季度,中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7.4%,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宗良博士预计,未来,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受外需放缓、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影响,出口恐难延续高增长。
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宗良博士表示,发达经济体滞胀风险上升,海外需求或将进一步走低。因此,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内需,尤其消费需求疲弱是制约中国经济恢复的关键。未来,投资方面,基建投资有望保持高速增长,仍是主要发力点。制造业投资增长或将走弱,房地产投资难有明显好转。消费方面,疫情影响仍将持续存在,消费将呈弱复苏趋势。但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将为服务消费、线下消费恢复创造条件。同时,汽车消费也有望继续成为支撑消费恢复的重要因素。
另外,中国温和可控的物价水平也为宏观政策留出了较为充足的政策空间:财政政策帮助企业纾困和扩大有效投资;货币政策更好地发挥结构性功能;进一步发挥投资托底经济的作用,“多箭齐发”助推消费恢复;从供需两端支持住房合理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宗良博士预计2022年中国GDP同比增长3.5%。
党的二十大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未来中国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绿色发展。宗良博士表示,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势必会对宏观经济发展及实体经济相关产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技创新和人才教育重要性提高。《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未来,创新至上导向将更加明确,中国将全面形成“教育-人才-科技创新”的创新生态。首先,人才对科技创新发展起支撑和引领作用,通过建立全程性创新教育制度体系和“人才+项目”造就模式,科学有效地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拔尖创新人才。其次,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具体措施包括: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抓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将为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并带动相关领域快速发展。包括: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云端经济”蓬勃发展,数字、智能、生物、海洋和绿色等新经济领域发展加快,5G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加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加快推动绿色转型和建立新型能源体系。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报告》指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未来,双碳目标下,绿色经济将成为新的增长极。具体来看,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绿色服务、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相关产业将快速发展;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加快。同时,随着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绿色社区等生活方式有望成为主流,带动相关消费持续增长。例如,新能源汽车销售将快速增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提出目标,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国内汽车市场主流(约占总销量的50%以上),与此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约100万辆。
强化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目标。《报告》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逐渐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将充分发挥我国超大消费市场、金融市场优势以及科技创新与技术产业化应用规模优势,这将为住房和汽车等消费领域、财富管理等金融市场创造更多需求,为新技术的产业落地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更多的试错机会。另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同时,三农发展空间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来源。实施乡村振兴将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产业发展等方面带来较大的投资需求,也将带动相关产业兴旺。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首先,中国将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5G、“云端经济”等都将提速。预计到2025年,5G技术发展将直接拉动GDP约1.1万亿元。人工智能及高端设备制造业规模有望达到7-8万亿元。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将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攀升。其次,中国传统产业技改等投入也将继续加大,加快转型升级。最后,大数据要素作用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但更加强调发展安全性。与十九大报告“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不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也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重要体现。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发展安全性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未来五年将从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筑牢国家安全网,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从经济和产业发展角度看,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安全值得特别关注。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本身的底色不变,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长期稳定向好。”宗良博士总结道。对中国而言,如能消除非经济因素的不断冲击和扰动,应对中国经济抱有十足的信心。在2035年,将能够实现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新征程,再出发!未来,《财富嘉年华》也将继续不断深入洞察投资者真实需求,发挥专业优势资源,携手业内优秀机构和政、商、产、经专家学者,持续为投资者分享真知灼见,与投资者共享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发展红利,恒启未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