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人围观,00后UP主在上海当“楼长”

2022-04-14 09:38:10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原标题:200万人围观,00后UP主在上海当“楼长”

遭奥密克戎毒株围困的上海,有两种人在人群中闪着光:一种是搞团购的“团长”,一种是管全楼的楼组长(简称“楼长”)。

在B站有262万粉丝的00后UP主拉宏桑,和室友在浦东某小区封控隔离,并因“意外”当上楼长,开始了一段“奇幻漂流”。

她把自己当楼长的故事,用最擅长的Vlog记录下来,在各类社交平台都引起了“围观”。

微信群多问了一句,喜提“楼长”!

“拉宏”是个网名,来源简单粗暴——名字里有个“宏”,日常风格搞笑放松,偶尔也有点“拉胯”。

拉宏桑当上楼长,基本算个意外。封控初期,社区通知要选出楼长,最开始被提名的都是一些老成持重的大叔大伯大姨,但大家都在推辞。

常年在群里“潜水”默默观察的拉宏桑,没忍住问了一句:“请问一下当楼长都需要干些啥呀”,便被热心的群友“捧”上了“车”:“不如就你来当吧”。

她回复了三个字加两个感叹号:“好!我当!”,就像漫画里最开始有点“菜”的主角热血上场,多多少少有点硬着头皮的意思。

拉宏桑是少年心性,那句发问与其说是没忍住的好奇心,其实是纯粹的善良与责任感:“大家都忙,照顾老人、辅导孩子上网课,我时间相对多一点,就试试呗”。这一热血,让她成为本小区最年轻的“楼级干部”。

“把矫情打在弹幕上”

在最新一期的“楼长日记”里,拉宏桑咧着嘴大哭,毫无(百万UP主)偶像包袱。起因是经历了“鸡飞狗跳”组织居民抗原自测的一天,又累又饿还忘了老妈的生日。

拉宏所在的这栋楼有168人,有身体不好的老人,也有年轻夫妻带着小孩,扰扰攘攘、需求复杂,“小矛小盾不断”。

视频中的拉宏穿着防护服,拎着两个到腋窝的塑胶袋,在大厅和楼层之间穿梭,时不时被不熟悉的工作人员嘱咐:“不懂你就问楼组长”,她心说:我就是楼组长!

门禁系统不好用,通知事情每回都要扯着嗓子喊三四次:

“下来取东西。”

“啥?”

“取东西,现在可以下来了!”

“啥,做核酸?”

“取!东!西!”

烦躁时她也会忍不住对居民大声说话:“是不是就你没做,快点!”,马上就“怂”下来,声音逐渐变小:“快下来吧……”

拉宏的记录很真实。封控期间,所有人的生活都缩回单元楼里,构成了一个内循环的“小社会”。楼组长,就是这个小社会的“最高行政长官”,组织协调居民生活的全部事务,他们是抗疫大链条中的螺丝钉,一人松动,就会有一环“掉链子”。

这次当楼长之前,拉宏桑唯一的管理经验,就是高中时做英语课代表。跟累和烦相比,她说更怕自己“做不好事”,耽误大家、让人失望。哭完后,拉宏桑自我“解嘲”:“来!把‘矫情’打在弹幕上。”

“换个头像,显得稳重”

很多95后、00后,都有同一种“社恐症候群”:和熟人、同龄人在一起时放飞自我,跟长辈、陌生人在一起时不知所措。

拉宏也是如此。在综艺《屋檐之夏》中,她要和演员刘雪华共同生活,被摄像机捕捉到的表情里有明显的不安和尴尬。然而当上楼长,打交道的除了长辈就是陌生人。

拉宏桑半玩笑心态地改了自己的网名和头像,把无厘头风格的搞笑动物,换成了“中老年”统一头像:莲花一朵。

新网名“一生平安”的拉宏桑,很快被小区其他楼的居民认出:“这不是B站上那个网红吗”,她以往的视频也被转在群里。起初大家有些新奇,但这份新鲜感很快被淹没在日常琐碎中。在这栋楼,管是什么网红,当了楼长就得负责任!

被认出后拉宏桑换回了“显得稳重”的头像和名字,彻底与00后楼长的身份自洽。楼里的叔叔阿姨知道她“露怯”,主动教她怎么沟通显得更娴熟;她也想着各种办法调动居民积极性,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一次发菜时,拉宏拿着一个公仔作为小奖励,送给了第一个赶下来的阿姨。群里有人夸她“很会调节气氛”,有人说“下次也要争第一”。

拉宏桑挺得意。

“三块羊排、一碗糖水”

我们彼此在温暖

如果不是疫情将大家“强行”困在一起,这栋楼里很多人都不认识。出生在深圳的拉宏桑,也没有太多和邻居相处的经验,但这次当楼长,让她体会到了“多年没有的邻居之间的温暖”。“在封楼前,大家谁也不认识谁,但自从建了这个群,大家的关系好像一下子就变亲密了。隔离在家不能出门是很容易有负面情绪的,但这种邻里之间的小温暖,很好地帮我缓解了负面情绪。”

疫情围困的时候,信心比黄金珍贵。拉宏桑当好楼长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楼里居民的认可。他们知道20出头的小孩第一次干这种有时出力不讨好的活,挺难的,用鼓励代替了抱怨。

第一次发抗原检测试剂的时候,她感觉自己弄得一团糟。居民们看出了小姑娘的挫败感,安慰她:“没有,没有,我们觉得你做得很好,你不要难受。”

隔壁的阿姨给她送来了三块羊排,拉宏桑非常感动;去居民家时硬要拉她喝碗糖水,广东妹子也觉得十分亲切。她很为自己这栋楼骄傲:很多居民都会把自己家富裕的食物拿出来,让其他邻居按需自取;楼里谁家少袋盐少根葱,群里喊一声马上就有人应。

“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要一起团结起来。一整栋楼,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做一些事。人人都是楼长。我们这些普通人,虽然不能像医生、大白一样,站在一线抗疫,但我们也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大家。”拉宏桑对着镜头认真总结的样子,一点也不像个搞笑博主,上海正在一天天好起来,她的“楼长日记”还在拍。

这次上海疫情,像拉宏桑这样的00后志愿者不少,有像她一样当上楼长的大二学生,有一个人独自坚守便利店23天的女生,还有许多年轻人“冒”出来,组织测核酸、上门帮助老人、发菜发药……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炼,时间从不等待懈怠者,00后上场的样子,我们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