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在一线】“七年无成果的连续投入,企业未给过我任何压力”

2022-03-02 07:42:33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创新在一线】

原标题:在青岛,长久、浓厚的创新“大氛围”让更多技能人才找到了创新动力。一位职工创新带头人这样讲道——(引题)

“七年无成果的连续投入,企业未给过我任何压力”(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张嫱

阅读提示

一线职工的创新动力从最初来源于好胜心和奖金,到营造人才培养、职业晋升、人才引进等政策制度“大氛围”,让职工看到了希望。青岛平均每年都会产生5000余项职工创新成果,产生直接效益12.5亿元。其中,大部分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的创新都来自一线。

2月22日,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动员大会上,有一组数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等奖100万元,一等奖20万元,二等奖10万元,三等奖5万元。搭乘着创新创效政策的东风,又一批技能工人成为领奖台上的“名角儿”。

素有“工匠之城”的青岛,此次无论是获奖数量还是奖金总额均位于山东省首位。走近他们,记者发现,无论是特等奖获得者管益辉团队,还是前三名的郭成志、张卫等团队,这些成果第一完成人均为青岛一线技能人才,灵感源头全部来自生产一线,他们所在的集体无不有着长久、浓厚的创新氛围,成果均经过生产验证并得到广泛应用。

生产一线是创新的源头活水

“大部分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的创新来自一线,没有谁会比操作者更了解使用需求。”今年52岁的管益辉是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这次创新创效特等奖获奖团队的带头人。

管益辉从事高速动车组、城轨地铁转向架轴箱体、车轮等主要零部件数控加工和调试工作。30多年的一线工作经历,在管益辉看来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线职工是第一体验者,具有发现问题的优势”。

此次获奖的高速列车轮对轴箱柔性加工技术与应用便是最好的“论据”。2001年,管益辉与团队参与高铁轮对轴箱体生产任务时,发现轮对轴箱存在加工效率低、返工率高、自主生产率低、检修成本高等问题。根据生产需求,借助工会搭建的职工创新创效平台,管益辉与团队经过7年试验攻关,发明了铸钢分体式轴箱体,实现了多品种混线并行生产和一人多机控制,生产效率提升30%,人员需求降低40%,累计创效4.65亿元。

一等奖获奖团队带头人郭成志来自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他带领的团队高职毕业生占比虽然只有20%,但每年发现、完成的创新成果却占团队总数的50%。对此,他认为:“以往受制于理论知识的薄弱,很多一线职工并不具备创新的能力,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职业教育体系的成熟,技术工人的综合素质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

在青岛,平均每年都会产生5000余项职工创新成果,产生直接效益12.5亿元,其中大部分成果来自一线技术工人。

“大氛围”让年轻职工看到了希望

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的张卫是一等奖获奖团队带头人,他与团队研发的“桥吊防风锚定系统和方法”实现了桥吊防风锚定作业的自动化、现场无人化,原本40人1小时完成的工作,如今仅需1名作业工人2分钟就能完成。

作为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研发团队核心成员之一,张卫说:“氛围,是激发职工创新创效的关键因素。”

张卫介绍,青岛港有着悠久的创新创效历史,“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一个月只有40多元工资,港里每个月都会评选小改小革,最高奖金10元,这对职工是多么大的激励”。

张卫的第一个创新是在龙门式集装箱起重机安装故障旁路按钮,免去了维修师傅爬到10米高空维修设备的不便,获得奖金10元。

张卫说,在那人人赶帮超的环境里,最初的创新动力来源于好胜心和奖金,随着时间的积累,“动脑筋”已经成为绑定在身体里的一种习惯,延续到一代又一代港口人身上。

对于创新的重视,绝不是国有企业的专属。王健所在的即发集团是一家私营企业,虽然从一家手工作坊做起,但企业管理者深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企业要想生存,更加需要通过创新创效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月度群众性创新活动激励、年度创新项目评比、定期培训和技能比武……即发集团每年用于创新创效的资金超百万元。得益于这些政策的支持,王健带领团队2014年开始研制超临界CO2无水染色技术,经历多次失败,用时七年率先在国际上打通了该项技术的产业化技术路线。

“七年无成果的连续投入,公司未给过我任何压力。”王健告诉记者,这项技术实现了染色过程的零耗水、零污水排放,比传统水染时间缩短两倍,年产能达1000吨,对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具有示范作用。

“政府重视、企业支持,有资金又有晋升通道,这样的‘大氛围’让年轻职工看到了希望。”管益辉说的“大氛围”是指青岛连续多年出台的人才培养、职业晋升、人才引进等政策制度。

近年来,青岛市总工会每年出资1100余万元,用于培育全员创新企业、奖励职工创新成果,建成全国、省、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98家,通过每年命名“青岛大工匠”“青岛工匠”,鼓励高技能人才大胆创新。

创新一直在路上

群众性创新创效氛围的形成,也促使越来越多的成果“更接地气”。郭成志所在的海丽雅集团2000年实行以职工名字命名创新成果的举措后,形成了一批如“平安”穿线器、“张涛”胶丝管理法、“梁波”密度仪的发明创造。

以“平安”穿线器为例,这项创新的发明改变了以往人工穿过1.5毫米瓷眼的历史,效率提高了50%。“不要小看这样的发明,它对于车间工人的便捷程度,绝不亚于一项国家专利的意义。”郭成志说,类似这样的小改小革,海丽雅集团每年会诞生50多项。

谈及基层创新创效的“痛点”,管益辉说,留住人才和梯队建设是关键因素,“一名技术工人没有3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很难形成创新思路,申报课题、试验攻关、推广应用,这个过程也许要十几年”。

郭成志带领的团队,年轻人占比达70%,“这些年轻技术工人,即便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也难以独立形成创新成果,老师傅、科班毕业生、新技术工人的搭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产中的发现和灵感有不确定性,这种计划外的资金需求往往成为基层创新的制约因素。”张卫提到的预算以外的资金审批制度,也是很多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

参加完创新创效动员大会,管益辉又带领团队开始了“增材修复技术应用”攻关试验,都江炜是管益辉创新工作室的新生力量,34岁的他已经完成创新成果7项,两年内提出改善80多项。30多年,管益辉先后培养出技能人才40多名,带领他们完成创新课题127项。

“创新需要一股‘执念’,也需要一种氛围,推动接续传递。”管益辉说:“技术工人的创新之门刚刚开启,我们一直在路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