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1 11:01:22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传统家庭结构深刻调整,婚姻家庭观念深刻变革,家庭功能弱化、家教工作缺位、家风文化断层等问题日益突出
推动家风建设应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等家庭美德,以好家风带民风促社风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日前,全国政协召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聚焦“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主题,15名政协委员与家庭代表在全国政协机关和天津、上海、山东、陕西5个会场以及通过手机连线方式发言,260多位委员通过移动履职平台,围绕如何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顶层设计、开创家庭教育新格局、推动形成体现时代特色的新家风等问题发表意见,并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相关部委负责人现场互动交流。
聚焦家庭功能弱化、家教工作缺位、家风文化断层等问题
会上,委员们对当前我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传统家庭结构深刻调整,婚姻家庭观念深刻变革,家庭功能弱化、家教工作缺位、家风文化断层等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有关部门的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职责定位不清、工作力量分散、法治建设滞后等问题。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范畴不统一,有人片面认为就是孩子教育问题。相关工作体系还不够明确,工作内容碎片化,缺乏规划,各唱各调。”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徐敬业建议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加以重视,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指导意见。
“相关部门虽然结合工作职能,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家庭建设工作,但系统化整体推动工作的合力不够。”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原副主席崔郁看来,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于明确牵头部门。她建议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统筹规划形成工作合力,在全社会培育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风气。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渭南市副市长高洁在调研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现象突出,村民文化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厚葬薄养、盲目攀比陋习依然存在。在她看来,应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纳入乡村治理格局。“注重乡风家风建设,建设好村史馆,展示乡村历史变迁和本土乡情。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村规民约,移风易俗,建立乡风红黑榜,曝光不良行为。”高洁说。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颖曾长期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多年来持续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她在工作中发现,家庭教育缺失、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建议加快家庭教育立法,强化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应综合考虑年龄大小、行为性质、社会危害性等因素,施以不同矫治措施,帮助孩子们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既要避免‘一判了之’,也要杜绝‘一放了之’。”李颖说。
要改变“小马拉大车”的工作格局
家庭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社会共治、久久为功,构建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正是题中之义。
会上有委员提出,家风家教问题由妇联牵头,却需协调多个政府职能部门,难免有“小马拉大车”之嫌。“目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责任在家庭而不在社会的思想意识还很深,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转变观念。党委加强领导,政府落实职能,群团发挥作用,工作才能做好。”崔郁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王丽萍介绍了上海市长宁区华阳社区家庭人民建设指导中心(简称“家中心”)的成功案例:这是一个由妇联培育、指导家庭建设的社区工作站,将“家中心”实体阵地与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融合打造,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承接家庭文明、家庭教育等项目。在当地党委和各级职能部门的领导支持下,“家中心”拥有老中青多个年龄层次的志愿者,成为社区建设、家庭支持的重要力量。
不仅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辅助作用,还要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着力解决有些家庭只养不教、养育能力缺失等问题,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衔接、良性互动新格局。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朱永新建议,完善家校沟通和教师家访制度,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的有效联系,引导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理念、内容、方法和策略上的有机衔接。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西安曲江二小通过成立家长学校、举办家教讲堂等系列举措,探索出了一条较好的家校共建之路。”陕西分会场的全国政协委员颜明呼吁成立家长学校,办好家教培训。
针对颜明委员的建议,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积极回应——教育部将结合委员建议,推动家庭教育纳入中小学师资培训和教师考核,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校长、老师的积极性,设计家长学校课程,开发家庭教育的教材和指导手册。
培育新时代家风文化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家风不仅对每个家庭意义重大,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民风、社风。
今年4月,全国政协调研组专程到山东调研“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来自山东曲阜的孔令绍作为全国五好家庭的代表,通过手机连线参与了协商会。
“文化是家庭的灵魂。对于家庭来说,文化传承比财富积累更重要。如今一些家庭的教育似乎走入了误区,‘盼子成龙,望女成凤’。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走进孩子的心里,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孔令绍说。
“孝老爱亲,睦邻友群,守诚敦礼,报国奉公。”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学典用了16个字表述自己心中的新时代家风。
“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乡邻关系受到冲击,和睦邻里应是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心怀国家、恪尽职守应是家风建设的重要方面……”王学典一一解释了自己的表述。
不仅要充分发掘优秀传统家规家训,更要将家风建设注入时代内涵,树立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新时代的家风,除了传承,还要在青年家庭中改善和创新。”天津市政协委员张建云认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风建设,培育新时代的家风文化。张建云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制作了600集的音视频产品,专门针对年轻家庭教子困惑,利用微信群讲家风课,深受年轻人喜爱。
党员领导干部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其家风不单纯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更关乎党风、折射政风、影响社风民风。“必须把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紧抓在手、持续用力。”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军委政法委员会原书记李晓峰在连线发言时说。
与会委员普遍认为,推动家风建设应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等家庭美德,以好家风带民风促社风。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宣传力度,创新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讲好家庭故事,使家庭文明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