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2 14:05:58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在河南许昌颍河之滨,有一个名叫刘王寨的村子。这个村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名气,但这两年,这个原本默默无名的地方因为一群特殊的小燕子——崖沙燕,发生了巨变。
村民挖沙卖沙 “崖壁建筑师”遭灭顶之灾
和喜欢在屋檐下筑巢的家燕不同,崖沙燕喜欢成群在水源附近的沙土崖壁上筑巢,因此也被称为“崖壁建筑师”。崖沙燕是一种食蚊蝇的益鸟,是我国有益、有重要经济价值、有科研价值的“三有”保护动物。
刘王寨村的南面,就是淮河最大支流——颍河,沙地和沙崖紧挨着河边,给崖沙燕的栖息提供了理想的环境。不过,崖沙燕在刘王寨村安家之路,一开始并不顺利。2018年春天,迁徙来刘王寨村育雏的崖沙燕们遭遇了生存危机。原来, 在这群崖沙燕栖居的土崖壁下,是一个采沙场的作业场地。采沙车一直作业,不少崖沙燕的巢穴被挖平,燕子们无家可归。
许昌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 王焱
我们见到的悲惨的画面,就是燕子出去觅食,等到它回来的时候,那个布满燕洞的崖壁居然是光面了,燕子就趴在上面很凄惨地在叫。
崖沙燕是候鸟,一旦栖息地遭到破坏,就会迁移栖息地。但这里祖祖辈辈都有卖沙的习惯,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来自许昌学院的王焱教授,是最早关注到这群小燕子的人。2016年4月份,他和学生们来到刘王寨村拍摄毕业微电影,第一次见到了崖沙燕。此后,他经常带着学生来给村民们宣传对崖沙燕的保护。王教授和学生们一次次地来,邀请志愿者们来做沙画,拉起“保护湿地,拯救沙燕”的横幅,拍摄以保护崖沙燕为主题的微电影《颍河沙燕》,他们的努力渐渐走进了村民们的心里。
微电影触发村民保卫家园行动 劝停采沙
其实,王教授来之前,刘王寨村党支部书记刘建伟和村里的一些村民,已经开始担心采砂对周围环境、对河道的破坏。对村民们来说,采沙卖沙既是经济收入、也是大家的心头病。然而,因为已经习惯,没人主动出面阻止。王教授和学生们的到来,真正触发了村民们保卫家园的行动。
王教授告诉村民,在沙崖壁上筑巢这么壮观,应该把它好好保护起来,将来发展生态休闲游。王教授的话让刘王寨的村支书刘建伟意识到,停止采沙不仅是保护河道,更有利于村子的振兴和发展。于是他决心和王教授一起,开始劝说采沙者停止采沙的行动,先是给采沙者普法,再给他们讲“生态发展”、讲“长远之计”。
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刘王寨村党支部书记 刘建伟
如果说我们保护好小燕子,我们发展村的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你永远都有收入。而你现在就是卖沙,卖完了就没有了。
他们的劝说逐渐奏效,采沙者纷纷停止采沙。为了彻底杜绝,村里阻断了原来采沙场的路,在出口拉起了警示墙和铁丝网。
当地特批50亩保护区 “燕子衔金来”推动生态旅游
刘建伟和王教授等人劝停采沙后,去年6月,一则呼吁保护刘王寨村崖沙燕的视频引起了河南媒体和环保人士的注意,多家媒体先后对此事进行报道,中华环保联合会、河南省野生鸟类观察学会等组织也都到此地考察。这些报道和考察引发了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注,水务局、森林公安等单位都在现场立了警示保护的牌子。接下来,村里还专门划出约50亩的保护区,保护区内不允许有养殖场,不允许有大的活动,并开辟出新崖壁,供崖沙燕筑巢繁殖,还派专人每天到这里巡视。
在大家的努力下,今年四月,小燕子们又回来了。在高约6米,东西绵延长约200米的崖壁上,密密麻麻分布着拳头大小的洞穴。风景秀丽的刘王寨村吸引了很多人来参观,从来都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头一次迎来了这么多游客。
对于刘王寨的村民们来说,这一年的变化翻天覆地。而对于村支书刘建伟来说,眼前的变化只是阶段性成绩。他还想进一步发展和扩大生态游,希望能够带动全村人都富起来。
如今,刘王寨村已经建起了几家民宿,还种起了适合沙地土质的经济作物,大家再也不想着靠采沙卖沙去赚钱了。谁也没有想到,就因为那些小燕子,竟然改变了一个村子的命运。
现在的刘王寨村,不但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大家的观念也在转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过去以为沙子只能采来卖钱,如今沙崖引来燕子,燕子推动观光,新的绿色发展之路在等着刘王寨村的人们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