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9 09:47:56 来源:流程工业,中化新网
从中央到地方,化工产业正迎来最严厉的整治风暴。
记者从5月23日举行的2019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上获悉,80%以上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在2020年底前完成搬迁改造,化工园区是主要的承接载体。今年工信部等多个部委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将把化工园区评估认证作为重要工作推进,严格制定化工园区建设和准入标准,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在此之下,一些化工企业将面临减产或关闭,还有些化工企业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和东北部迁移,整个产业格局生变,产业链或面临重新洗牌。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676家,其中国家级化工园区57家,省级化工园区351家,地市级化工园区268家。从产值分布来看,500-1000亿的大型化工园区33家,100-500亿的中型园区224家,产值小于100亿的小型园区405家。
“化工园区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指出,在肯定化工园区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当前我国化工园区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国际环境、安全环保的不确定性,创新能力的制约性,以及我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即产业特色不突出、管理不规范、集聚效应不显著、社会责任需强化等问题。
早在2017年8月底,国务院办公厅便印发了《关于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城镇人口密集区现有不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就地改造达标、搬迁进入规范化工园区或关闭退出。其中,中小型企业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大型企业2018年底前全部启动搬迁改造,2020年底前完成;其他大型企业和特大型企业2020年底前全部启动搬迁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
以化工大省山东为例,山东省要求对原有的199家化工园区进行清理整顿。目前山东省申报化工园区数有93家,但山东省政府已明确,化工园区总量将控制在85个以内。据涂料采购网了解,近期山东省陆续公布了四批化工园区和专业化工园区,数量共计85个,这就意味着,山东省的化工园区数量已经到达了总量控制的上限,较之前的199家园区的数量减少了57%。而另一化工大省江苏则在《江苏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对全省50余个化工园区开展全面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压减至20个左右,压减量高达60%。
全国众多化工园区该关的关,该搬的搬,这种趋势仿佛有点儿顺应了部分人对于“无化区”的呼吁,但这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则更是加重了他们的危机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以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676家,其中国家级化工园区57家,省级化工园区351家,地市级化工园区268家。从产值分布来看,产值超千亿的超大型园区14家,500-1000亿的大型化工园区33家,100-500亿的中型园区224家,产值小于100亿的小型园区405家。
部分化工园区名单如下:
要求企业搬迁入园首先要告诉企业可以搬迁的园区,现在搬迁的化工园区总体来说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化工园区实际上并不具备承接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的条件,还应该尽快的剔除出去,否则极有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据了解,自3.21响水爆炸事故之后,很多化工企业在选择化工园区的时候,首要的条件就是不在江苏,其次必须是国家级化工园区,但是国家级化工园区入园门槛较高。最新发布的国家标准GB/T36762-2018《化工园区公共管廊管理规程》指出,准入门槛包括提供安评、环评批复、施工图设计第三方审查意见和施工方案专家评审意见等资料,而省级入园门槛相对较低,包括建厂面积、总体规划、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价等。
但让人震惊的是,目前众多的化工企业老板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对涂料采购网表示,他们更愿意加入国家级化工园区,虽然入园标准较高,但是这让他们更有“安全感”。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觉得因为一家化工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祸及周边的化工企业和整个园区都一同被关闭的事情,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让他们很不安。让老板赔上所有身家,甚至背负万亿负债,从此改变人生轨迹。
5月23日,江苏全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工作会召开,就全省化工产业安全整治提升进行布置。会上,一条条“严” “准” “实”的举措,显示出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整治的决心。
“经过我们摸底排查,80%以上的都属于在2020年底前搬出的。”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石化处调研员韩敬友介绍说,截至目前,除北京、上海、宁夏、海南等4个省份没有搬迁改造之外,其余21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陆续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编制完成了《搬迁改造实施方案》,确定了搬迁改造企业名单和搬迁改造方式。绝大部分企业已启动搬迁改造工作,截止到2018年底有20%左右的企业完成了搬迁改造。
他表示,化工园区是承接搬迁改造企业的重要载体,搬迁入园、园区建设规范与否等将影响搬迁改造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要求企业搬迁入园首先要告诉企业可以搬迁的园区,今年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专项工作组将专门把园区评估认证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进行推进。同时,要完善基础设施,在园区内和园区周边要给企业留下足够的防护距离,并结合园区发展情况加快完善供水、供电、供气等必要公用工程设施建设,尽快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危化品、废弃物处理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中小企业普遍面临找不着承接园区的情况。韩敬友希望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展园区评估论证时,能够结合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设置部分专业园区,或在大型化工园区设置中小企业的发展区域。有条件的园区不要对投资强度、规模设要求,在细分市场上处于领先优势的企业也要给予一定支持,允许它安家落户。
“严”字当头,从源头解决“心头之患”
这两年,江苏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启动实施“263”减化和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关停2724家化工企业,对一些化工园区进行停产整顿,但隐藏的安全、环保风险,仍是“心头之患”。
对此,江苏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从源头解决化工产业安全环保问题,全面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会上明确目标:全面彻底整治低端落后化工产能,大幅降低安全环保风险隐患!
数量要大幅减少
“要减少存量,推进化工企业‘关改搬’。”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陈志鹏表示,对照化工企业环保关停要求,对存在不符合生态红线管控要求、长江干流沿岸两侧1公里范围内污水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环保设施长期运行不正常且限期整改仍不达标等16 种情况的化工企业,2020 年底前坚决依法依规关停到位。
布局要更加优化
“要进一步调整优化行业布局,从源头破解‘邻避效应’。”省工信厅厅长谢志成表示,着眼提质增效,要建设完善一批管理专业、特色鲜明、产品高端的专业化工园区。江苏省将按照高起点同步推进沿江地区战略转型和沿海地区战略布局的原则,加快建设国家规划的连云港石化基地,推进南京老石化基地改造升级。
会上特别强调,整治提升必须坚持全省“一盘棋”,根据各地不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整产业结构,绝不搞“梯度转移”。
精准施策,分类落实整治方案
不简单“一刀切”,分类精准施策,是此次部署的显著特点。
“要始终聚焦精准,坚持分类指导,加强分类施策,突出重点,靶向发力,点面结合地推进化工整治提升。”副省长马秋林说。
会上提出,要对全省50家化工园区和集中区产业规模、技术层次、基础设施等进行全面摸排评估,逐一明确整改提升措施——
对正在建设的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要严把企业准入“入口关”,努力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对产业关联度高、已形成规模产业链的园区,要对标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生态保护和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的开发建设模式,率先实现封闭管理;
对规模较小、初步形成特色专业化的园区,要依托龙头企业发展上下游关联度强、技术水平高、绿色安全可控的项目,按期实现封闭管理;
对其他产业链不明晰、危化企业简单集聚的园区,要加快产能疏解和总量调减,加强监测监管,对达不到要求的,取消化工园区(集中区)定位,依法逐步清退不达标、不规范的企业。
实”字打底,多措并举保障成效
如何进一步保障整治成效?多措并举落实整治要求成为关键。
提“门槛”,把整治提升与结构调整同步推进
“要在‘末端’上实施依法关停,在‘源头’上推动转型升级,实现‘末端治理’与‘源头治理’的有效结合。”马秋林指出。
一方面,我省将从规划、安全、环保、技术、投资和用地等方面严格准入门槛,高标准发展市场前景好、工艺技术水平高、安全环保先进、产业带动力强的化工项目。
另一方面,强化负面清单管理,制订出台我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实施细则,严禁在距离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着力解决“重化围江”。
优管理,严格规范企业、园区、职能部门等多元管理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最重要的是要全面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从业人员的岗位责任。”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杨旭峰表示,企业法定代表人、第一大股东、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必须参加执业能力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化工生产装置操作人员和一二级重大危险源储存设施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中专以上学历,特种作业岗位不得录用无证人员。
此外,园区管理机构要加强综合监管,职能部门要强化专门监管。在园区设立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相应工作机构,购买服务实施“第三方”专业监督;利用好信用平台实行“黑名单制”,对那些有“前科”的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制”。
强保障,拧紧责任“螺丝”完善配套政策
针对此次整治提升行动对一些地方发展可能带来的“阵痛”,我省将着力完善配套政策,如省级财政安排补助资金,按照关闭企业数量等因素对市县给予补助,优先用于职工分流安置;对化工产业比重较高、税收收入影响较大的地区,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等。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将探索设立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投资基金,用于支持化工园区和企业腾退出的土地收储和再利用开发等,为化工产业整治提升、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工业生产和污水处理等领域,流体设备扮演着“心脏”角色,向全流程输送着物料养分,因此流体输送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流程行业息息相关。由于输送条件苛刻,生产工艺过程复杂,一旦出现故障,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在末端污水处理过程中,水质的变化也对管道输送系统提出了挑战。因此,生产企业对流体输送技术的现状和创新应用成果高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