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3 14:01:15 来源:大河网
又是一年清明到,烈士墓前祭忠魂。4月2日,夏云成带领儿子夏学听夫妇再次来到12名烈士墓前,擦拭墓碑、添培新土,以告慰烈士英灵。“他们(牺牲时)都是十几岁的娃儿呀,为了闹革命把性命都搭上了,又不能魂归故里,太可怜了。咱们就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清明时给他们扫扫墓,让后人知道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站在烈士墓前遥想往事,夏云成老人动情地说。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在采访中还获悉,牺牲的烈士中有的至今没找到籍贯,还有的连姓名也不知道,成为无名烈士。在此,也希望热心读者提供有关线索,帮助这些烈士找到家门。
告慰先烈,村民一家三代义务扫墓70年
项城贾岭庞庄村,东北角的一条河沟旁,12名烈士的墓碑矗立在绿油油的麦田之中,四周有白色的围栏和红色的台阶。春风拂过的时候,一些鸟儿从烈士墓上鸣叫着飞过,仿佛在为烈士们引吭高歌。
89岁的夏云成老人满头银发,他的父辈们参与了当年埋葬烈士墓的行动。“这些烈士太可怜了,他们有的才十七八岁,牺牲了也不能魂归故里,只能埋在我们这里,所以我们要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对待烈士们。”夏云成说。
从青丝到白发,夏云成遵照父辈们留下“看管好烈士墓”的遗嘱,坚持每年清明节都为烈士扫墓。如今,这个传统已经成了夏家的家风,随着年龄增长,夏云成的身体每况愈下,义务扫墓的担子由他的三儿子夏学听接过。
又是一年清明到,4月2日,夏云成带着儿子夏学听、儿媳郭金来到烈士墓前,细心擦拭墓碑,挥锹添培新土,并在四周种下几棵翠柏。看着儿子、儿媳干得认真仔细,夏云成老人沧桑的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他满怀深情地望着烈士墓,眼眶禁不住湿润起来。
告慰先烈,激励后人,夏学听说:“俺爹给烈士扫墓扫了六七十年了,现在年纪大了扫不动了,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了。我也要好好地扫,让下一辈人不能忘记烈士,因为他们为新中国付出了生命和献血,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夏云成老人一家三代为烈士扫墓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今后,我们要把这里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动员更多的村民参与清明扫墓,以告慰烈士英灵。”庞庄村支部书记闫汝申说。
尚有烈士是无名英雄,欢迎读者提供线索
阳光下,墓碑上的红色五角星发出耀眼的光芒,下方“革命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格外醒目,4月2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看到,12名烈士墓周围干净整洁,墓碑和基座上一尘不染。
“高炜,河北元氏县人,1948年贾岭区委副政委、副书记;张成章,籍贯不详,1948年贾岭区区长;司友朋,山东禹城人,贾岭区队成员……”墓碑后面,记载着每一位牺牲烈士的详情,但记者也发现,有些烈士只有“老杜”“老陶”这样的记录,还有些甚至连姓名都没有。
记者摘录下来发现,籍贯不详的有3人,分别是:郝景桥,时任贾岭区委组织委员、秘书;张成章,时任贾岭区区长;陈平,时任贾岭区队成员。姓名籍贯均不详的有两人:老杜,贾岭区队成员;老陶,贾岭区队成员。还有另外两名烈士不知其姓名和籍贯。在此,也希望热心读者提供相关线索,帮助无名烈士找到家门。
虽然烈士无名,但后人却永远铭记他们的英烈壮举。除了夏云成之外,村里还有一位长期关注着这些烈士,并坚持为烈士扫墓的人。他叫时景新,是前任村支书。近些年来,项城市贾岭镇政府已对烈士墓进行了重修,立起了革命烈士纪念碑,规划了祭奠广场,并申报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烈士墓已成为当地红色教育基地,每年的清明节、烈士纪念日,许多党员干部、群众、学生都会来到烈士墓前缅怀先烈,表达追思和敬仰之情,而夏云成和他的孩子们也成了烈士故事的义务讲解员。
背景
峥嵘岁月,12名烈士倒在敌人刀口之下
1948年4月20日,项城市贾岭镇归豫皖苏七地委领导,被称为新建贾岭区。那一天,区副政委高炜率领张成章、郝景桥等12名同志,在当地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其中,高炜等9位同志去了闫老庄,另有3位同志奔赴汪庄。
然而,高炜等9位同志的活动受到村里闫某父子的阻挠,闫某父子向国民党当局告密。随后,闫某父子纠集附近的土匪、流氓等,并带着不明真相的群众几千人之众,包围宣传会场。对闫某父子等人的疯狂举动,高炜大声解释说:“我们是共产党,来解放劳苦大众的!”而为了避免误伤群众,高炜命令同志们主动放下武器。可就在这时,凶恶的土匪、流氓等乘机围扑上来,乱砍乱杀。
史料记载,当时有的同志为了躲避,趟着一条河沟向外跑去。可敌人不肯善罢甘休,追上前去对着革命同志就是一顿砍杀……后来,在闫老庄的高炜等9名同志全部牺牲,而赶来增援的另外3名同志也壮烈捐躯。
一天后的4月21日,豫皖苏军分区解放军34团和骑兵大队向残敌进剿。为了永远缅怀战士们的悲怆壮举,在解放军战士的带领下,当地群众将12名尸骨不全的战士就地埋葬在附近的庞庄村。至今,烈士们已在这片热土下长眠70余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