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庄村550余亩矸石山披绿衣 打造一条“绿色新华”亮丽风景线

2019-03-27 11:21:21    来源:大河报

在平顶山市新华区境内,几座大型煤矿历经四五十年分拣,在周围遗留下了多座光秃秃不长寸草的矸石山;昔日红火的水泥厂,在料场留下一个深达二十米、长宽四五百米的废弃红土坑。

将“灰”变“绿”,将“荒”变“景”,成为新华区人利用矸石山、红土坑、湛河两岸空地打造绿水青山的创新之举。一年时间,数座矸石山上,湛河两岸边种上了千亩果林、观赏林,村民家的房前屋后被竹子、花木环绕。今年,预计新华区将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200亩。

矸石山栽下桃杏等果树

“种树好啊,俺支持!”3月22日,在新华区焦店镇郭庄村北矸石山上,参加义务植树的村民万贵荣说。

万贵荣今年66岁,是郭庄村原住民,村北的这个矸石山,她并不陌生。早年间万贵荣嫁到郭庄村时,正赶上郭庄村民辉煌时期。“那时候,好多村庄还都是草房,郭庄不少村民就住上的蓝瓦房。那时候,煤矿出煤分拣的矸石,就倒在村庄周围,年复一年慢慢矸石堆变成了二三十米高的矸石山。”万贵荣说,“每年一到刮风季节,矸石山灰渣吹得人灰头土脸,树也没有了绿色,家里洗件衣服,从来不敢挂外面。”

“现在种上树,就好看多了。”在万贵荣的指引下,记者站在郭庄村北矸石山上看到,邻近的两座矸石山也已被厚土覆盖,种上了桃杏李等果树,以及观赏树,树的枝头刚刚发出嫩嫩的细芽。

新华区农林水利局局长韩战伟告诉记者,先期经过“地毯式”摸排,从28处共1200余亩废弃煤场、料场、采石场等矿区场院中选择宜绿化的12处共550余亩作为“退场造林”试点,在这些地方抢绿占绿(如图),不仅进行了生态恢复、国土绿化,也彻底断了“散乱污”企业旧地死灰复燃的可能。

在红土巨坑栽花育苗

从郭庄村出来,记者来到了占地70余亩的郏山阳村红土坑,施工工人正忙着栽花育苗,既是本地村民又是该处的承包大户马永辉,不停地穿梭于田间地头勘查进度,以争取在本月底完成绿化任务。

“这儿原来是个水泥厂的料场,我曾在厂里工作过。亲眼看着水泥厂的旧料场,经过回填后,慢慢转变成一个高端的田园综合体,我特别高兴,觉得自己在干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马永辉说,这个红土巨坑当时有二十多米深,四五百米长宽,水泥厂倒闭后,留下了这个废坑。“开始付诸行动时才知道,回填红土坑并不容易。”马永辉联系的20多方的自卸车,整整跑了两年时间,终于将这个红土巨坑填平。

“对大型项目,我们采取这种大户承包方式,前期由属地镇办、帮扶镇办、承包大户三方共同结合实际规划布局,协调负责该地区水、路等工程实施,结合实际采用乡土树种,梯田式一块一景进行种植,实现花、果、经济、生态于一身的田园综合体。”新华区副区长王世杰说。

预计增“绿”1200亩

石桥营、徐洼、杨官营,是新华区三个紧靠湛河的近郊村庄,曾经饱受被污染湛河水源的侵扰。

今年59岁的徐老蔫,是徐洼最邻近湛河的住家户,提起五年前后湛河的区别,他觉得有天地之别。上世纪八十年代,湛河附近建起了工厂,河水受到污染成了臭水河,夏天苍蝇蚊子乱飞,附近村民家里窗户都不敢开。

2013年6月,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决定“向湛河污染宣战”。韩战伟局长介绍,“郊外湛河流经新华区4.2公里的河两岸30米至50米的绿化带,由新华区负责在2018年完成”。

经过治理,水清了,鱼来了,而湛河两岸的绿化带美了附近村庄。

“退场还林、沿河绿化解决了国土绿化生态建设‘钱从哪里来、树往哪里栽、成果怎么保’三大难题,是城郊矿区、河路边生态建设的创新探索之路。”新华区委书记乔彦强说,预计今年新华区将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200亩,努力改变矿区、沿河两岸“脏、乱、差”现象,打造出一条“绿色新华”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 郭庄村 披绿衣